初雨彩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2章 全球第三大航空製造企業,重生80年代,初雨彩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第一架Mot220客機的正式交付,標誌著西都墨塔成為全球第四家能夠製造中遠端寬體客機的企業。 波音和空客就不說了,歐美在民用航空領域最大的兩家公司。 除了這兩家公司之外,北俄的伊留申航空集團也是有著寬體客機的製造能力。 只不過,北俄的寬體客機制造能力…… 北俄的工業繼承於前聯盟。 前聯盟的工業實力的確龐大,可北俄並沒有繼承完整的。 再者說了,前聯盟的工業發展更多的在於軍工上面,既然優先發展軍工,其思路又是將武器裝備當做消耗品…… 對,武器裝備就是消耗品。 這一個思路,是在二戰時期給確定下來的。 當年的漢斯,在武器裝備上來講,全面領先的。 前聯盟就是靠著爆產能,用數量給淹沒了強大的漢斯。 如此,這個戰爭思路,也是延續到了一直準備打仗的前聯盟。 整個前聯盟的工業,就是按照這個思路來建的。 產品不追求精細,首要的,是形成快速生產能力。 所以前聯盟的產品,就有一個很形象的形容:傻大粗! 這種發展思路,在軍工領域,並沒有任何問題。 軍工產品本身就是這樣,在戰爭期間,就是能用即可。 慘烈的戰爭當中,武器本身就只能夠使用很短的時間就會被摧毀。 那麼,武器自身的壽命再長,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比如說一架戰鬥機,發動機能夠飛行幾千小時進行大修。 可在戰場上面,一架戰鬥機能夠存活這麼久的時間嗎? 顯然不能啊! 歐美的軍事裝備,價格昂貴,也就是在打不對稱戰爭的時候,讓人覺得超級牛掰。 可一旦遇上真正的強國…… 就暴露出來,武器裝備跟不上的問題。 說這麼些,只是想要說,繼承了前聯盟工業的北俄,在工業發展思路上面,並沒有調整過來。 外加上這些年時間大量人才的流逝,北俄的工業實力下降得很快。 在民用工業的實力上,北俄依舊的不是很給力。 在民航客機領域,前聯盟的確有著眾多型號的飛機,價格上面也是相當 但並不能夠拿到歐美的飛機適航證,是沒有辦法進入到歐美市場的。 市場主要在獨聯體國家內,執飛的航線也是北俄本國內和獨聯體國家。 國際航線的話,北俄的航司更多的採購波音和空客的飛機。 北俄的寬體客機就是伊爾96系列,華國的一些航空公司也有引進國內。 但是,後來華國的航空公司寧可要昂貴的歐美客機,也不要北俄的。 就因為北俄的民航客機有著不少問題。 價格便宜也沒有用。 北俄在民航客機領域,技術上面強嗎? 肯定比起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都要強大。 可現在來講,依舊比不上西都墨塔。 西都墨塔經過二十多年時間發展,並且在前聯盟解體的時候,從前聯盟獲取到了大量的技術以及人才。 直接將大量的航空人才,給打包帶回來。 狠狠的讓西都墨塔的技術底蘊給大增長了一波。 外加上,西都墨塔這持續二十多年在技術研發的投資,培養出來了大量的航空工業人才。 所以西都墨塔在民用航空領域,是公認的排在全球第三位。 這一點,已經屬於公認的事實。 現在西都墨塔的支線客機,在全球市場上面,已經逐漸的開始佔據絕對的主流市場。 幹線客機的話,西都墨塔只能夠在國內和一些第三世界國家飛行。 去歐美的話,人家不給適航證,去不了。 可即使這樣子,Mot150客機依舊賣出去了好些架。 技術上面來講,Mot150客機和波音、空客的同型別飛機並不差。 並且最為重要的一點,Mot150的價格便宜,維護上面也不像是前二兩家公司那麼的麻煩。 陳懷慶還是知道,波音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將會在生產和研發上面,都是出現問題。 整個看起來進入到不可逆的衰落之中。 真的是屬於,人好的時候,想要做什麼,都能夠做成。 一切都看起來花團錦簇,好得不了。 不好的時候,喝口涼水都塞牙! 各種問題是接踵而來,一幅大廈將傾的模樣。 工業部的領導握著陳懷慶的手,臉上滿是笑容:“陳董,恭喜啊!西都墨塔開啟了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的新篇章!” 陳懷慶笑道:“都是領導大力支援下取得的成果。” 西都墨塔是國內最大的運輸機企業,並且沒有之一。 國際上上面,航空工業在進行整合。 最為出名的,就是麥道和波音的大合併。 行業最終發展到最後,會構成數家乃至一家獨霸的情況,屬於行業的必然。 是的,就是行業的必然。 特別是像是航空領域,根本就不是一般小企業能夠玩得轉。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