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雨彩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6章,重生80年代,初雨彩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霓虹鋼鐵企業一直都是有資料造假的傳統,或者說,歐美企業也都是有這個傳統。 資料造假! 全球的企業,或多或少都會如此幹。 就看是被發現還是沒有被發現。 當然了,資料造假是資料造假,霓虹的鋼鐵企業在技術上面,的確實打實的牛。 長江鋼鐵和霓虹制鐵建立技術合作還得要追溯到渝州鋼鐵時期。 在合作的前期,霓虹制鐵轉讓了大量的技術過來。 極大的提升了渝州鋼鐵的技術實力。 渝州鋼鐵將這些技術全部吸引轉化成為自身的,然後開始和霓虹制鐵共同研製新的高爐。 現在長江鋼鐵有全球最大的高爐,高爐容積達到了6000立方米,每年可以生產565萬噸粗鋼。 全球超大型高爐(5500立方米以上),有4座高爐屬於長江鋼鐵,分別是長江1號爐(6000立方米)、長江6號爐(5800立方米)、長江9號爐(5600立方米)和長江11號高爐(5500立方米)。 採用超大型高爐進行生產,讓長江鋼鐵的生產成本自然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長江鋼鐵將那些小型高爐,全部都是關停或者進行升級改造。 不再是新建高爐,而是對以前的高爐進行升級改造。 以技術的進步來提升產能。 如此的話,就是不用再是新增人員了。 人員越是多,管理的難度上面,自然就會變得大。 大企業病在很大的程度上面來講,就是企業人員的增加,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 周如寧:“我看長江鋼鐵公佈的年報,在去年年產鋼鐵1億4千萬噸。今年很有可能達到1億5千萬噸的產能。即將到來的產能過剩,會對長江鋼鐵產生影響嗎?” 對於大型鋼鐵廠來講,產能過剩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大型鋼鐵廠無論從經營管理、技術實力和市場口碑都要比那些小鋼廠強。 所以根本就不怕市場競爭。 將那些小鋼廠給擠出市場,大型鋼鐵廠不就能夠多吃上一塊肉了嘛! 接下來,會進入強者越發強,弱者越發弱的時期。 最終市場會被幾大鋼鐵企業最終佔據。 中小型鋼鐵廠基本上很難有生存空間。 說白了,市場就屬於不強則死。 “影響的話肯定有,但是不大。長江鋼鐵一向是靠產品質量贏得市場的青睞,其客戶的話,都是對產品質量要求較高的企業。” 養老基金公司修建廉租房和公租房的鋼鐵,基本上就來自於長江鋼鐵。 其他鋼鐵企業想要插手進來,根本就沒戲。 另外就是在船用鋼和汽車用鋼上面,長江鋼鐵也是在市場上面也有著極其高的競爭優勢。 整個採訪進行了不短的時間,陳懷慶被人叫走才算是結束。 陳懷慶在經濟年會上面,無疑是屬於大忙人一個。 很多人都想要和陳懷慶聊上幾句,聽一聽陳懷慶的“教導”。 對於大家來講,陳懷慶的話,那就是金科玉言。 陳懷慶也沒有藏私,大講產業升級這塊。 “現在我們的工業實力,已經提升了上來,但是很多都還是在低端產業上面。低端產業不賺錢,想要做大做強,還是得要往高階產業走才行。” 陳懷慶:“現在,我們還有著低價勞動力的優勢,但是這個優勢,在未來肯定會逐漸消失的。” “論低價勞動力,以後東南亞肯定會比我們低。除了東南亞,像是非洲,那勞動力價格也是很低的。” “低端產業只能夠靠低價勞動力來要利潤。這種,在華國已經是不可能在持續下去了。” “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才是未來的唯一出路。誰能夠走在前面,那麼就能夠吃到第一口蛋糕,就會比後來者更加的強大。” 陳懷慶是大力的鼓動大家在技術研發和生產升級上面進行投入。 大家也並不覺得說,陳懷慶說得就有錯。 事實擺在眼前啊! 無數的人在研究陳懷慶的企業,墨塔控股這家國內最大的工業企業,自然是產業資本研究的重點。 陳懷慶重技術研發,這一點又不是什麼秘密,反而是公開的事情。 每年墨塔控股投入了多少錢做研發,在財報上面,都是有顯示的。 墨塔控股賺到的錢,除了給股東分紅和給公司員工發獎金之外,以及拿出一部分做現金儲備和再投資之外,其餘的錢就全部投入到研發當中。 每年的研發投入,都是以千億為單位計算的。 當然了,墨塔控股到底在研發上面投入了多少錢,也並不是那麼的好計算。 比如說,像是西都墨塔航空製造集團有限公司在去年投入了42億的資金進行技術研發。 在西都墨塔,有墨塔控股的股份,但是西都墨塔的研發投入,顯然不能夠被算進墨塔控股。 西都墨塔這些年時間,一直都保持著研發投入的一個穩定。 42億的研發投入還真的不算少。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