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三章 楚昭王(五),王朝的腐朽,立日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昭王十年,即公元前五零六年 春,二月,陳國國君陳惠公去世,他的兒子陳懷公繼位 三月,晉定公、宋景公、魯定公、鄭獻公、衛靈公、陳懷公、曹隱公、劉文公、薛國國君、許國國君、莒國國君、邾國國君、頓國國君、胡國國君、滕國國君、杞國國君、小邾國國君、齊國人在召陵會見,準備攻打楚國。 沈國人沒有參加召陵之會,晉國人便讓蔡國人攻打沈國。 夏,蔡國滅沈國,俘獲沈國國君歸諸侯之會,殺沈國國君。 五月,諸侯在皋鼬會盟。 杞國國君杞悼公在諸侯會盟期間去世。 秋,楚國因為沈國被滅,包圍蔡國。 伍子胥作為吳國人的行人(外交官),謀劃對付楚國。郤宛之難時,伯州犁的兒子伯宰逃亡吳國,在吳國擔任太宰,也在謀劃對付楚國。 楚國自昭王即位之後,沒有一年不與吳國交戰的,蔡昭侯憑藉這個,將他的兒子乾和大夫之子放在吳國作為人質。 冬,吳王闔閭、蔡昭侯、唐成公聯合攻打楚國。他們將船停在淮河邊上,從豫章進發,與楚軍隔著漢水對峙。 楚國左司馬沈尹戌對令尹子常說,您沿著漢水與他們上下週旋,我帶領方城外的全部人馬來毀掉他們的船隻,回來的時候堵塞大隧、直轅、冥厄。您再渡過漢水而攻打楚軍,我從後面夾擊,必將大敗聯軍。 楚國左司馬與令尹子常商議完之後就出發了。 武城黑對子常表示,吳國人用木頭製作戰車,我們用皮革矇住戰車,天雨不能持久,不如速戰速決。 史皇也對子常表示,楚國人討厭您而喜歡司馬。如果司馬在淮河邊上毀掉了吳國的船,堵塞了城口而回來,這就是他一個人獨享戰勝吳軍的功勞。您一定要速戰速決。不這樣的話,就不能免於禍難。 子常因此渡過漢水,擺好陣勢。從小別山到大別山。與吳軍交戰三次,子常知道不能戰勝,想要逃走。 史皇又說,安定的時候,您爭著當權,國家有了危難就逃避,您打算到哪裡去?您必定要拼死打這一戰,以前的罪過就必然可以全部免除。 十一月十八年,吳國、楚國兩軍在柏舉擺開陣勢。 吳王闔閭的弟弟夫槩王早晨向闔閭請示,楚國的令尹囊瓦不仁,他的部下沒有死戰的決心,我們搶先進攻,他們計程車兵必定奔逃。然後大部隊跟進,必然得勝。 吳王闔閭不同意。夫槩王表示,所謂‘臣義而行,不待命者(臣下合於道義就去做,不必等待命令)’,說的就是這個。今日我拼死作戰,就可以攻克郢都了。 於是,夫槩王帶著他的部下五千人,搶先攻打子常的隊伍,子常率領的氏族果然奔逃,楚軍因此亂了陣腳,吳軍大敗楚軍。 子常逃亡鄭國,史皇戰死。 吳軍追擊楚軍,到達清發,準備發動攻擊。 夫槩王說,被圍困的野獸還要爭鬥一番,何況人呢?如果明知不免一死而同我們拼命決戰,必定會打敗我們。如果讓先渡過河的楚軍知道一過河就可以逃脫,後邊的人羨慕先渡河的,楚軍就沒有鬥志了。渡過一半才可以攻擊。 吳軍按照他的意思做,又一次擊敗了楚軍。 楚軍做飯的時候,吳軍趕到,楚軍再次奔逃。吳軍吃完楚軍做的飯,繼續追擊,在雍澨擊敗楚軍。 如此經過五次交戰,吳軍到達郢都。 己卯,楚昭王帶著妹妹季羋畀我逃出郢都,獨步涉過睢水。針尹固與楚昭王同船,楚昭王命其點燃大象的尾巴,讓大象衝入吳軍軍中。 庚辰,吳軍進入郢都,按照上下次序住在楚國宮室內。 吳王闔閭的兒子子山住進了令尹的宮室,夫槩王準備攻打他,子山感到害怕,便離開。夫槩王住進了令尹的宮室。 楚國左司馬沈尹戌到達息地就往回退兵,在雍澨打敗吳軍,負傷。 當初,左司馬曾經做過吳王闔閭的臣下,所以把被吳軍所俘當做恥辱,對他的部下說,誰能夠不讓吳國人得到我的腦袋? 吳國人句卑表示,下臣卑賤,可以擔當這個任務嗎? 左司馬錶示,我過去竟沒有重視您,您可以的。 左司馬在三次交戰中都負傷,句卑展開裙子,割下了左司馬的腦袋包裹起來,藏好屍體,戴著左司馬戌的腦袋逃走了。 楚昭王渡過長江,進入雲夢澤。 楚昭王睡覺的時候,有強盜襲擊,用戈刺擊楚昭王,王孫由於用背去擋,擊中了肩膀。 楚昭王逃到鄖地,鍾建揹著季羋跟隨。王孫由於傷勢慢慢回覆以後,也跟上去。 鄖公辛的弟弟懷準備殺死楚昭王,說,平王殺了我父親,我殺死他的兒子,不也是應該的嗎? 鄖公辛卻表示,國君討伐臣下,誰敢仇恨他?國君的命令,代表上天的意志。如果死於天意,您還要仇恨誰?《詩》說,‘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禦(軟的不吞下,硬的不吐掉。不欺鰥寡,不畏強暴)’,只有仁愛的人才能這樣。逃避強暴,欺凌弱小,這不是勇;乘人之危,這不是仁;滅亡宗族,廢棄祭祀,這不是孝;舉動沒有正當的名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