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三十一章 楚靈王(二),王朝的腐朽,立日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靈王三年,即公元前五三八年,春,許國國君許悼公前往楚國,楚靈王留下了他,也就留下了鄭簡公,再次前往江南打獵,許悼公也一起參與。 楚靈王派伍舉前往晉國求取諸侯的擁護,鄭簡公、許悼公因此留在楚國。 伍舉向晉國人傳達楚靈王的命令,我君派遣舉前來的時候說,從前承蒙貴君的恩惠,賜予敝邑在宋國的結盟,說:‘跟從晉、楚的諸侯,互相朝見’。由於近年來的多難,寡人願意套取諸位國君的歡心。派舉前來請您在空閒時聽取寡人的請求。您如果對四方邊境沒有憂患,那麼就希望憑藉您的寵愛來向諸侯請求。 晉平公本不想同意。司馬侯卻表示,不行。楚靈王正是胡作妄為的時侯,上天也許是想讓他滿足願望,來以增加他的劣跡,然後給他降下懲罰,這是說不準的。或者讓他得以善終,這也是說不準的。晉國和楚國的霸業只有靠上天的幫助,而不是彼此可以爭奪的。國君還是同意吧,然後修明德行來等待他的結局。如果歸結到德行,我們還要去事奉他,何況諸侯?如果走到荒淫暴虐,楚國自己會拋棄他,我們又與誰去爭奪? 司馬侯表示,晉、楚的霸業不在於爭奪諸侯,不去修明政事和德行,挽救危亡還來不及? 晉平公因此同意楚國人的請求,派叔向回答楚使,寡君有社稷大事,所以不能再春秋兩季按時進見。諸侯,他們原本就跟隨國君,何必再惠賜命令呢? 伍舉為楚靈王請求婚事,晉平公同意了。 楚靈王詢問鄭國子產,晉國會允許諸侯歸服我嗎? 子產回答,必然會允許的。晉君貪圖小的安逸,志向不在諸侯。他的大夫們多驕奢,不能輔佐國君。宋國之盟時又說兩國友好如同一國。如果不允許國君,哪裡用得著在宋國盟約? 楚靈王又問,諸侯會來嗎? 子產回答,必定會來。服從宋國的盟約,取得國君的歡心,不畏懼大國,為什麼不來?不來的諸侯,大約是魯、衛、曹、邾這幾個國家吧。曹國畏懼宋國,邾國畏懼魯國,魯國、衛國為齊國所逼迫而親近晉國,因此不來。其餘的諸侯,是國君所能夠涉及的,誰敢不來? 楚靈王再問,那麼我所想要求取的,沒有不行的嗎? 子產回答,在別人那裡想要實現自己的志向,不行。和別人的願望相同,都可以成功。 夏,諸侯前往楚國,魯、衛、曹、邾不參加。曹、邾以國內不安定推辭,魯昭公以祭祀來推辭,衛襄公以患病來推辭。 六月丙午,楚靈王、蔡靈侯、鄭簡公、許悼公、徐國國君、滕國國君、頓國國君、沈國國君、小邾國國君、宋世子佐、淮夷在申地會見。 伍舉對楚靈王進言,下臣聽聞,諸侯不歸服別的,只歸服禮儀。如今國君開始得到諸侯,對禮儀要謹慎。霸業能否成功,都在這次會見了。夏啟有鈞臺之享,商棠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王有岐陽之獵,康王有酆宮之朝,穆王有塗山之會,齊桓有召陵之師,晉文有踐土之盟。國君打算採用哪一種?宋國的左師、鄭國的子產都在這裡,他們是諸侯大夫中的賢良,國君可以加以挑選。 楚靈王表示,我採用齊桓的方式。 楚靈王派人向向戌、子產詢問禮儀。 向戌表示,小國學習禮儀,大國使用禮儀,豈敢不進獻所聽聞的。於是獻上公猴會合諸侯的禮儀六項。 子產表示,小國以事奉大國為職責,豈敢不進獻職守所在。於是獻上伯、子、男會見公侯的禮儀六項。 楚靈王命伍舉侍立在身後,以便糾正錯誤,直到結束,也沒有任何糾正。 楚靈王因此詢問,禮儀,我所沒有見過的有六項,又如何糾正? 宋國世子佐晚到,楚靈王在武城打獵,很久都沒有接見他。 伍舉請楚靈王辭謝他,楚靈王派使者前去,表示,在武城正有祭祀之事,寡君將要把財禮敬獻宗廟,謹為不能及時接見而向您致意。 徐國國君乃是吳國女子所生,楚靈王認為他有二心,就在申地將他逮捕。 楚靈王在諸侯面前露出驕縱之態,伍舉因此進言,六王、二公的事情,都師以此向諸侯顯示禮儀,諸侯也因此聽命。夏桀舉行有仍之會,有緡氏背叛了他。商紂舉行黎地之獵,動夷背叛了他。幽王舉行太室之盟,戎狄背叛了他。都是以此向諸侯顯示驕縱造成的,諸侯也因此違命,如今國君過於驕縱,恐怕不會成功。 楚靈王沒有聽從。 向戌、子產因此不再擔憂楚國,十年之內必然敗亡。 秋,七月,楚靈王率諸侯之師攻打吳國,宋國世子佐、鄭簡公先行回國。 楚國屈申包圍朱方。 八月甲申,攻克朱方,逮捕齊國慶封而盡滅其族。 楚靈王將要誅戮慶封,伍舉表示臣聽聞沒有缺點的人才可以誅殺他人。慶封就是因為違逆君命,才在這裡,他肯這樣就被殺戮嗎?如果醜事在諸侯之中宣揚,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