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八章 楚郟敖(三),王朝的腐朽,立日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郟敖三年,即公元前五四二年, 春,齊國人攻打魯國陽州。 夏,五月,齊國發生內亂。 六月辛巳,魯國國君魯襄公去世,他的兒子魯昭公繼位。 冬,十一月,莒國人弒莒犁比公,他的兒子展輿自立為莒國國君,是為莒廢公。 十二月,衛國國君衛襄公前往楚國,北宮佗作為相禮跟隨,這是因為在宋國之盟。 衛襄公在楚國,北宮佗見到楚國令尹圍的威儀,對衛襄公表示,令尹的言行像國君了,將要有別的想法。雖然可以實現,卻不能善終。《詩》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什麼都有個開頭,可是很少能有好的結束)’善終實在很難,令尹恐怕要不能免於禍難。 衛襄公詢問,你怎麼知道? 北宮文子回答說:《詩》說:‘敬慎威儀,惟民之則(恭敬而慎重地使用威儀,因為它是民眾的準則)’令尹沒有威儀,民眾就沒有準則。民眾所不會效法的人,而在百姓之上,就不能善終。 衛襄公表示,好啊!什麼叫威儀? 北宮文子回答,有威嚴而使人能害怕叫做威,有儀表而使人能仿效叫做儀。國君有國君的威儀,他的臣子敬畏而愛戴他,把他作為準則而仿效他,所以能保有他的國家,有好的名聲,傳於子孫後代。臣子有臣子的威儀,他的下屬害怕而愛護他,所以能保住他的官職,保護家族,使家庭和睦。按照這個次序以下都像這樣,因此上下能夠互相鞏固。《衛詩》說:‘威儀棣棣,不可選也(威儀安詳,好處不能計量)’,這是說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內外、大小都有威儀。《周詩》說:‘朋友攸攝,攝以威儀(朋友之間互相輔助,所用的就是威儀)’,這是說朋友之道一定要用威儀來互相教導。《周書》列舉文王的德行,說:‘‘大國畏其力,小國懷其德(大國害怕他的力量,小國懷念他的恩德)’,這是說對他既害怕而又愛護。《詩》說:‘不識不知,順帝之則(無知無識,順著天帝的準則)’,這是說把他作為準則而加以仿效。紂王囚禁文王七年,諸侯跟隨他被囚禁。紂王於是感到害怕而把文王放了回去。可以說是敬愛文王。文王攻打崇國,兩次發兵,崇國就降服為臣,蠻夷相繼歸服,可以說是害怕文王了。文王的功業,天下贊誦而歌舞,可以說以文王為準則。文王的措施,到今天還作為法則,可以說是仿效文王了。這是因為有威儀的緣故。所以君子在官位上可使人怕他,施捨可使人愛他,進退可以作為法度,應對可以作為準則,容貌舉止可以值得觀賞,做事情可以讓人學習,德行可以作為仿效,聲音氣度可以使人高興,舉動行為有條理,用這些來對待下面的人,這就叫做有威儀。喜歡王朝的腐朽()王朝的腐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常識性主神遊戲

懶中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