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六章 晉國之亂(五):曲沃代翼,王朝的腐朽,立日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晉侯緡,晉國第十七任國君,名緡,晉鄂侯之子,晉哀侯之弟,在位時間二十七年。 晉侯緡元年,即公元前七零四年,曲沃武公攻破翼城。 這一年,秦國國君秦憲公去世,他的兒子秦出子繼位。 晉侯緡二年,即公元前七零三年,東虢國、芮國、梁國、荀國、賈國一起攻打曲沃。 晉侯緡四年,即公元前七零一年,鄭國國君鄭莊公去世,他的兒子鄭昭公繼位。 宋國人脅迫祭足立公子突為鄭國國君,鄭昭公因此出逃,公子突回到鄭國繼位,是為鄭厲公。 晉侯緡五年,即公元前七零零年,衛國國君衛宣公去世,他的兒子衛惠公繼位。 晉侯緡七年,即公元前六九八年,齊國國君齊僖公去世,他的兒子齊襄公繼位。 這一年,秦國國君秦出子為秦國人所弒,秦國人擁立秦憲公之子為秦國國君,是為秦武公。 晉侯緡八年,即公元前六九七年,周桓王去世,他的兒子姬佗繼位,是為周莊王。 這一年,鄭國國君鄭厲公出逃,鄭昭公回到鄭國。 晉侯緡九年,即公元前六九六年,衛國發生內亂,衛國國君衛惠公出逃,衛國人擁立衛宣公之子,前太子惠同母弟為衛國國君,是為衛君黔牟。 晉侯緡十年,即公元前六九五年,鄭國國君鄭昭公為鄭國人所弒,鄭國人擁立他的弟弟為鄭國國君,是為鄭子亹(wěi)。 晉侯緡十一年,即公元前六九四年,齊襄公派人殺死魯國國君魯桓公,魯桓公的兒子魯莊公繼位。 這一年,鄭國國君鄭子亹為齊襄公殺害,鄭國人擁立他的弟弟公子嬰為鄭國國君,是為鄭子嬰。 晉侯緡十二年,即公元前六九三年,周王室發生王子克之亂,周莊王殺周公黑肩,王子克逃往燕地。 晉侯緡十四年,即公元前六九一年,宋國國君宋莊公去世,他的兒子宋閔公繼位。 晉侯緡十五年,即公元前六九零年,楚國國君楚武王去世,他的楚文王繼位。 晉侯緡十七年,即公元前六八八年,齊襄公率領諸侯討伐衛國,護送衛惠公回國,衛君黔牟逃到周地。 晉侯緡十九年,即公元前六八六年,齊國國君齊襄公為齊國人所弒,公孫無知自立為君,是為齊前廢公。 晉侯緡二十年,即公元前六八五年,齊國國君齊前廢公為齊國人所弒,齊國公子小白繼位,是為齊桓公。 晉侯緡二十三年,即公元前六八二年,周莊王去世,他的兒子姬胡齊繼位,是為周厘王。 這一年,宋國國君為宋國人所弒,宋國人擁立公子游為宋國國君,是為宋前廢公。 可僅僅三月之後,宋前廢公為宋國人所弒,宋國人便又擁立宋閔公的弟弟為宋國國君,是為宋桓公。 晉侯緡二十四年,既公元前六八一年,齊國國君齊桓公召開北杏會盟。 晉侯緡二十五年,即公元前六八零年,鄭國國君鄭子嬰為鄭國人所弒,鄭國人迎回鄭厲公 晉侯緡二十六年,既公元前六七九年,齊國國君齊桓公召開鄄地會盟,開始了他的霸業。 晉侯緡二十七年,即公元前六七八年,曲沃武公殺晉侯緡,並將其財物器具用來賄賂周厘王,周厘王便立曲沃武公為晉國國君,是為晉武公。 曲沃武公於是前往晉國都城翼城居住,也代表著晉國的內亂宣告結束。 這一年,是曲沃武公三十八年。 也就是這一年,齊桓公召開幽地會盟。 秦國國君秦武公去世,他的弟弟秦德公繼位。 曲沃武公三十九年,即公元前六七七年,晉國國君曲沃武公去世,他的兒子詭諸繼位,是為晉獻公。 這一年,周厘王去世,他的兒子姬閬繼位,是為周惠王。 曲沃代翼,自晉昭侯元年封桓叔於曲沃(公元前七四五年),到晉侯緡去世(公元前六七八年),共六十八年。 其中六任國君,五位為人所弒,一人下落不明。 古之為政也,國君者,萬民供養,權御四方,家國之首位也。然,非為政之要,乃為政之症也,通明惠達則症隱,昏聵無道則症患也。失之,則百脈難行,是生民需上者教化,非御,乃治也;重之,則四體無力,君臣者,亦人慾主之,大多私心作祟,貪一人而損天下也。 晉國之亂,本成於無意之間,分封乃三代應有之禮,諸侯立家,卿族治國,亦在規矩之間。國君掌禮樂之制,社稷之器,倘私慾為主,則必有亂也,如再昏聵不明,亂必深遠。 一時之亂實難免矣,因人慾起伏難辨也;一域之災實難避矣,因天地變化固常也。 難辨之亂、固常之災,或不察,或察,既已再多述前因,於前事無補,曉其利害,明其往來,於後事無虧也。 當此時,力不可不快也,意不可不決也,昏聵不明,雖害也,憂豫不行,亦危也。 放縱一時,深遠之亂便有擴散、傾覆之危,損名虧力,至於長遠,則有身滅家亡。 危不能速解,害不能快除,則當用玲瓏通達之心,行計巧謀算之舉。此非不合正道,實力有所虧,不能正四方,故尋他力以強己,不損身辱國,已是足矣。 是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