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章 晉文公(五),王朝的腐朽,立日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晉文公五年,宋國大夫門尹到晉軍彙報宋國的軍情,請求文公解宋國之圍。 晉文公向晉國大夫們表示,宋國向我們求救,如果不加理會,兩國的關係就會斷絕。請求楚國撤兵,楚國卻不同意。我們打算作戰,可秦國、齊國又不同意,該怎麼辦? 先軫表示,讓宋國不要向我國求救,而去向秦、齊兩國送禮,讓他們請求楚國退兵。我們逮捕了曹君,再把曹、衛兩國的土地割給宋國,楚國不願失去曹、衛兩國,肯定不會答應秦、齊兩國。這樣秦、齊兩國得到了宋國的賄賂,一定會高興,而楚國不肯退讓,秦、齊兩國一定會生氣,還能不參加戰鬥嗎? 晉文公聽了很高興,就把曹、衛兩國的土地分給了宋國。 楚國國君楚成王聽聞晉文公率軍前來救援宋國,就退到申地居住,讓申叔居住在谷地,命令子玉(成得臣,楚若敖之孫)離開宋國。 楚成王表示,不要追趕晉軍。晉侯在外流亡十九年,最後還是得到了晉國。艱難險阻,他都體驗過了;民眾的虛實,都一清二楚。上天還賜予他高壽,幫助他除掉了晉國的禍害。既然是上天所安排,難道我們還能廢棄他嗎?《軍志》說‘允當則歸’,又說‘知難而退’,又說‘有德不可敵’。這三條記載,說的就是晉國。 子玉派伯芬(楚若敖之曾孫,子玉之侄)請求作戰,表示,雖然不能肯定一定立功,但希望以我的行為能夠堵住讒妄小人的嘴。 楚成王聽了十分生氣,只給他少量的軍隊,讓西廣、東宮和若敖的一百八十輛戰車跟隨他。 子玉派宛春告訴晉軍,請讓衛侯恢復君位,將土地還給曹國,這樣我們就接觸宋國的圍困。 狐偃因此對晉文公表示,子玉實在太無禮了。國君您只得到一個好處(解宋國之圍),他身為臣子卻得到兩個好處(復衛君之位、歸曹國之田),我們不能失去進攻楚國的機會。 先軫卻對文公說,您應該答應子玉的請求,安定別人的國家這叫做有禮。楚國一句話能讓三國安定,我們一句話卻讓三國滅亡。這樣我們的行為就無禮了,又怎麼能夠作戰呢?不同意楚國的請求,就等於捨棄了宋國。原本打算救援宋國,結果卻見死不救,國君如何向諸侯交代?楚國對三國有恩,我們對三國有怨,仇怨埋藏得多了,我們又怎麼來作戰呢?不如私下裡恢復衛君之位、歸還曹國土地,來離間他們與楚國的關係。同時將宛春抓起來激怒楚國,先與楚國交戰再考慮其他的問題。 晉文公聽了之後十分高興,便將宛春囚禁在衛國,同時私下裡許諾恢復曹國的土地和衛國的君位,於是曹、衛兩國便與楚國斷絕了關係。 子玉果然被晉軍的行為所激怒,率軍追趕晉國軍隊,晉國軍隊因此後撤。 晉軍中的官吏表示,以國君的身份避讓臣子,這是恥辱,況且楚國的軍隊已經疲憊,為什麼要撤退呢? 狐偃對他們說,統率軍隊,理直就氣壯,理曲就疲憊,哪裡在於時間的長短?沒有楚國的恩惠,國君不能到達如今的地步,退三舍之地避讓楚軍,這是報答楚國的恩惠。如果背棄了楚國的恩惠,忘記了當初的諾言,反而去保護他的仇敵宋國,我們就理屈,楚國就理直楚國的軍隊向來有鬥志,不能說他們疲憊。如果我們撤兵,楚國也回去,那我們還有什麼要求呢?如果他們不回去,身為國君的退讓,身為臣子的卻追趕,那麼理曲的就是楚國了。 於是,晉國的軍隊後退九十里,楚國計程車兵不想追趕,可子玉不同意。喜歡王朝的腐朽()王朝的腐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