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伍子胥(三),王朝的腐朽,立日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夫差繼位之後,依然重用伍子胥,但是這一切的事情在吳國稱霸東南之後,就頃刻之間發生了變化。 吳王夫差極好武功,稱霸東南算的了什麼,還有中原的諸侯等著他。 誰可以在取得了耀世的功績之後,能夠繼續保持原來的初心和安於現狀呢? 無人! 周公輔武王開創周朝,位及人臣,武王死後,卻敢代成王攝政,大封諸侯。 雖說利於周朝、功傳後世,但從另外的一個方面來說,周公之舉,乃是納天下為己任,以一身成千百年之基業。 無論怎麼看,周公的舉動都是有些逾越的。 但周公之所以那麼被推崇備至,就是因為他雖然行非常之舉,卻修至聖之德,於國於民無愧,徒留我們這些後人指摘他一二罷了。 可週公只有一個,千百年來,功成名就者何其多也,可他們功成了、名就了,卻會期望更大的功績、名望。 此非過也,然既已權勢加身,焉能不滿於私慾乎? 酒色財氣,世人所謹也,亦世人所貪也。 威積於海內,權累於九天,稍縱於其中,何人來勸?何人敢責? 愈至彌深,以不見來路,不知歸途,終私德有虧、善德有虧、聖德有虧,無窮患矣。 夫差如是也,古今往來之人,亦多是也。 ...... 伍子胥的命運悲劇可能就在於,他有治國安邦之策,卻無改命換性之能。 夫差在自己的稱霸路上一去不回頭了,欲極速而不願從緩,伍子胥知道這對吳國沒有益處,也還不到時候。 再加上越國賄賂夫差和伯噽,伯噽因為個人之私怨在夫差面前詆譭伍子胥,使得夫差不聽伍子胥之言。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在死之前曾說過,他的兒子伍員是一個性子暴烈的人,可忍辱負重,有仇必報。 而正是這樣的性格,讓伍子胥面對夫差的不滿和伯噽的陷害依舊沒有退縮,等到夫差做了什麼他認為不對的事情,就又會站出來勸誡夫差。 就這樣,夫差對伍子胥的耐心磨沒了,伍子胥的心也漸漸死了。 遙想伍子胥當初來吳國之時,吳國蘊藏內亂,伍子胥為了使自己能夠順利報得大仇,幫闔閭殺死了吳王僚。 其中的故事雖然千古傳唱,但是以利己之心謀害他國之君,不仁也;因此害得專諸、要離,甚至是慶忌,或許還有許許多多不知道姓名的人喪命,乃不義也。 夫不忠者,尚有言辭之餘地,不仁不義者,徒加血罪於身,終有報也。 筆者慼慼之妄言,固所一聽,不可信焉。喜歡王朝的腐朽()王朝的腐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常識性主神遊戲

懶中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