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一章 宋國之亂,王朝的腐朽,立日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成公死後,他的弟弟子御殺死了宋成公的太子和宋國大司馬公孫固,自立為宋國國君,史稱宋後廢公。 但是一看他的諡號就明白了,這個後廢公,沒有堅持多長時間,在位時間不到一年,就被宋國人所殺。 後廢公死後,宋國人擁立宋成公的小兒子杵臼為宋國國君,是為宋昭公。 宋昭公元年,即公元前六一九年,宋昭公繼位之後,因為對自己嫡祖母王姬(宋襄公的夫人,周襄王的姐姐)所作所為不符合禮法,王姬便利用戴氏(宋戴公的後人)族人殺死宋襄公的孫子孔叔、公孫鍾離和大司馬公子卬(áng),因為他們都是宋昭公的黨羽,宋國司城蕩意諸因此逃往魯國。 宋昭公在接連的宮廷政變之中當上了宋國國君,對於他來說,他的地位並不牢固,宋國也依然處於動盪之中。 宋昭公二年,即公元前六一八年,楚國攻打鄭國,宋國在魯國公子遂的聯合下,與晉、衛、許三國一起救援鄭國,可因為他們出兵遲緩,沒有碰上楚國軍隊。 宋昭公三年,即公元前六一七年,楚國楚穆王與蔡、鄭、陳三國國君在厥貉(今河南項城縣西南)會見,商議攻打宋國。 宋國司寇華御事勸說昭公向楚國臣服,於是宋昭公親自前去迎接楚穆王,以臣子禮伺奉之。 之後,宋、楚、陳、鄭、蔡五國國君在孟諸打獵。 宋昭公被任命為右孟,鄭穆公為左孟。 期思公復遂為右司馬,子朱及文之無畏為左司馬。 有令,諸駕晨夙之時載遂火之具,乃出。 宋昭公因為違背了此令,念其貴為一國國君,被文之無畏當眾笞打他的僕人,使得宋昭公深感受辱。 宋昭公四年,即公元前六一六年,魯國大夫公子遂至宋國聘問,主要是因為宋國去年沒有受到楚國兵鋒所害,同時公子遂也為宋國司城蕩意諸求情。 於是這一年,宋國司城蕩意諸回宋國復位。 宋昭公七年,即公元前六一三年,楚穆王去世,楚莊王繼位。 這一年,宋昭公與魯、陳、衛、鄭、許、曹、晉國趙盾在新城會盟,商討對付臣服楚國的諸國,同時商議討伐邾國。 宋國的高哀乃是蕭地的守將,宋昭公本想將他封為卿,可是高哀認為宋昭公不義,就跑到魯國去了。 同年秋天,有彗星逆衝北斗,成周的內史叔服因此預言,七年之內,宋國、齊國、晉國的國君,都將死於叛亂。 也就是這一年,六月,齊國國君齊君舍被他的叔父公子商人所殺,公子商人繼位,是為齊懿公。 可齊懿公在位僅僅五年,就因為荒淫無道,被齊國大臣所殺。 晉國國君晉靈公貪圖享樂,使得晉國民怨不平,公元前六零七年,為晉國大臣趙盾、趙穿兄弟所殺。 宋昭公八年,即公元前六一二年,三月,宋昭公派司馬華耦到魯國會盟。 這一年,十一月,宋昭公與晉、衛、蔡、陳、鄭、許、曹在扈地結盟,以重溫新城盟會之好,並商討進攻齊國。 當然,這其中發生了可笑的一幕,齊國向晉靈公行賄,使得晉國背棄盟約,讓晉國大臣趙盾對晉靈公大為不滿。 宋昭公九年,即公元前六一一年,宋國人對宋昭公的不滿已經十分深厚了。 宋昭公在宋國的處境本就不好,內憂外患,宋昭公在宋國行事更是暴虐無道。 細究其成為宋國國君以來的種種,也不難看出為何會這般。 宋昭公是在宋國政變之中得到的宋國國君之位,但很明顯他不是自己選擇的那個人,而是被選擇的那個。 但如果是這樣倒也就算了,這開局對於華夏的君王來說並不能算多糟糕。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落在了那四個字上,內憂外患。 宋襄公的夫人,宋昭公的嫡祖母王姬,因為她的地位、身份,又得到了部分宋國公室的支援,就敢不顧宋國國君,殺害宋國官員。 楚國欲要爭霸中原,宋國乃是小國,無力抵抗,身為一國之君受他國之辱。 宋昭公絕非心思深沉、能夠忍辱負重之輩,或者說他沒有這個能力和心思去應對他所面臨的局面。 看了宋昭公,筆者方知教化之學和內修之德萬萬不可缺一也,尤其是你的身份和地位越高,它們必然是能夠幫助到你的。 教化之學不全,內修之德未善,宛若浮游獨舟,險風惡浪一至,不說傾覆,只叫航向迷失,便是萬劫不復。 宋昭公有一個弟弟,名叫公子鮑,與宋昭公相比,公子鮑在宋國內的名聲就要好上許多了。 公子鮑對於國人禮遇有加,宋國發生饑荒,他就拿出全部的糧食來施捨;七十歲以上的長者,沒有不送東西的,不是還送上珍貴的禮品;六卿的家裡,沒有一天不登門的;宋國有才能的人,他沒有不加以事奉的;宋桓公一下的公室親族,沒有不加以接濟的。 這種表現,不論放在古時候哪個朝代,擺明了就是要造反。 最關鍵的是,公子鮑長得是十分好看,《左傳》中用‘美而豔’來形容他,襄夫人王姬竟然想要和他私通,但是公子鮑沒有同意。 令人想不到的是,王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