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吳興王—壽夢,王朝的腐朽,立日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平王東遷洛邑的時候,吳國此時的國君乃是第十二任國君,夷吾。 可吳國本就與中原諸國往來不勤,所以幽王之亂時,吳國根本就沒有參與其中。 而另一方面呢,吳國的歷史也一直遊離於中原諸侯之外。 所以,從夷吾開始一直到壽夢繼位,吳國的歷史也幾乎沒有什麼記載。 壽夢,吳國第十九任國君,名乘,是吳侯去齊的兒子,在位時間二十五年。 壽夢元年,即公元前五八五年,壽夢親自到洛邑朝見剛剛繼位的周簡王,並沿途訪問了不少諸侯國。 這是吳國建國以來第一次到訪中原,也是第一次朝見周天子,吳國和周王室本是同出一脈,所以這次吳國到訪中原倒也算得上是十分融洽。 從此,吳國開始了跟中原諸侯國的頻繁交流。 壽夢二年,即公元前五八四年,春天,壽夢派兵攻打郯(tán)國(今山東郯國),郯國與吳國講和。 這一年的秋天,吳國迎來了一個重要的人物,也就是那個將夏姬從楚國拐走巫臣,最後投奔到了晉國。 因為怨恨楚國大臣子反將他的族人殺害,他請求晉景公出使吳國。 壽夢很喜歡巫臣,而巫臣也致力吳國與晉國交好,還讓楚國的三十輛戰車到吳國做教練,讓他們反叛楚國,教吳國人使用戰車,教吳國人安排戰陣,還將射手和御者送給了吳國。 最後,巫臣還將自己的兒子狐庸留在了吳國,讓他在吳國擔任外交官。 他主要的目的就是使楚國的近鄰吳國能夠替他報仇,攻打楚國。 而他也沒有選錯物件,經過了十幾代人的蟄伏,一點點強大起來的吳國根本就不可能任由自己偏安於一隅,他們首先要面對和解決的就是自己身旁強大的楚國。 這一年,吳國多次攻打楚國、巢國和徐國,楚國大臣子重、子反一年內七次奉命抵抗吳國軍隊。 次年冬天,晉景公為了鞏固晉國的霸主地位,以郯國求和吳國為由,率領晉、魯、齊、邾四國軍隊討伐邾國。 壽夢五年,即公元前五八一年,吳國再次攻打楚國,擊敗了楚國將領子反。 壽夢十年,即公元前五七六年,吳國與魯、晉、齊、宋、衛、鄭等國在鍾離(今鳳陽縣板橋鎮古城村),這是吳國第一次參加中原諸侯的會盟。 壽夢十二年,即公元前五七四年,舒庸人見到楚國戰敗,便引導吳國人包圍巢國(位於吳、楚之間),吳國進一步進攻駕地,包圍了厘地和虺地。 舒庸人以為有了吳國的庇護,便不設國防,結果被楚國將領公子橐(tuó)率軍所滅。 壽夢十六年,即公元前五七零年,楚共王派子重率軍攻打吳國,攻克鳩茲,到達衡山(今安徽當塗的橫山)。 楚國將領鄧廖三百組甲車兵、三千被練步兵一起攻打吳國,可是被吳國阻擊,鄧廖被俘,只有八十車兵、三百步兵獲逃 三天之後,吳國便攻打楚國,佔領了駕地,楚國大敗。 鄧廖乃是楚國的良將,駕地乃是楚國的良邑,結果一下子都丟失了,楚國人由此責備子重。 子重心中幽憤,遭遇心病而亡。 次年,壽夢將巫臣的兒子狐庸任命為吳國相國,執掌吳國國政。 壽夢十八年,即公元前五六八年,吳國沒有參加當年的雞澤會盟,壽夢就派人到晉國去解釋原因,並向晉國表示臣服與諸侯友好。 晉國於是準備再次召開會盟,同時讓魯國和衛國先去會見吳國。 魯國大夫孟獻子、衛國大夫孫文子於是在善地會見吳國。 同年九月二十三日,壽夢派遣使者與魯、晉、宋、陳、衛、鄭、齊等國在戚地會盟。 壽夢二十三年,即公元前五六三年,春天,壽夢和魯襄公、晉悼公、宋平公、衛獻公、曹成公、齊國太子光等在柤(zhā)地(今江蘇邳縣北)會盟。 壽夢晚年,對於自己的繼承人問題也同樣頭疼,就像是他的祖先周太王一樣,壽夢有一個小兒子名叫季札,是壽夢兒子中最賢明的。 壽夢本想要將吳國國君之位傳於季札,可季札最是知禮明德,當時流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度,季札又怎麼回去違背呢。 所以,壽夢沒辦法,只能將自己的王位傳給長子諸樊,但囑咐諸樊,以後王位一定要兄終弟及,好讓王位傳到季札手中。 壽夢二十五年,即公元前五六一年,壽夢去世,他的兒子諸樊繼位。喜歡王朝的腐朽()王朝的腐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