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 終於開始掙錢,九零年,她是好姐姐,燕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月開學,陳夕華就五年級了,陳寶華小同學,則是屁顛屁顛跟著五姐姐去學校上一年級。 “五姐姐,我終於可以去上學了,之前就你們可以去,哼,留我一個人在家!” 陳夕華:陳小六,你真是太年輕了! 縣二中在縣西區,距離紡織廠不遠,陳美華每天是走路上學的,只需要十幾分鍾。 晚上的自習九點才下課,她就在校門口等大姐二姐,從縣一中騎腳踏車回到經過二中時,再結伴一起回家。 她不敢自己一個人走夜路,初中後,很多同學都住校,路上沒什麼行人,即使有,也是騎腳踏車匆匆經過,陳美華怕遇到之前梁家樂幾個男生! 到年底期末考試時,陳寶華同學考了兩個一百分回來,學校還獎勵了一張“好學生獎狀”。 李玉梅知道後,高興得合不攏嘴,嘴巴都快扯到後耳根了,當天就去買肉買好吃的,慶祝她家小寶學習成績好,還逢人就說,她兒子考試考了雙滿分。 陳奶奶因為年前的事,一整年都沒有來過陳夕華家,平時,都是陳老二上門去看望爹孃。 這次順著臺階,陳奶奶說孫子考試考滿分,要過來看小寶,也順便吃了頓飯! 這一年,陳大伯還是安排自己大兒子進了紡織廠,不是正式工,就是車間送貨小工,領一半工資,看到哪個工位上,缺什麼貨,就去幫忙! 這份工作,正常工人不想幹,太閒了,工資低,也不想一個人做兩份工作,領一份的工錢,之前是陳大伯這個車間主任,幫忙送的! 陳夕華知道時還納悶,考不上高中,怎麼不送去職業中專,學一門手藝呢? 回過頭才想起,這個時候,中專的含金量也是很高的,要透過正規考試,才能進去讀。 特別是西方工業革命帶來新的技術要求,工匠、技師這些高技術人員,畢業出來後找工作,是特別受歡迎的! 到了除夕夜,陳夕華家沒有去大伯家一起吃團圓飯了,但是年初一這天,全家還是去拜了年。 年初二這天中午,陳小姑一家三口,回了孃家,打扮得時尚靚麗,每人一件皮大衣,小皮鞋。 陳小姑去年給的紅包,是兩塊錢,今年給的是五塊,還是大人小孩子都有的,但是隻字不提之前借的那三百塊錢! 今年元宵節前兩天,是陳春華生日,十六歲生日。 陳夕華想起重要的事,真是望眼欲穿啊,“老爹,大姐是不是可以去辦理身份證了?” “對,可以辦理了,我明天帶春華去派出所辦,正好過兩天才開學!” 陳老二莫名其妙,小五提起身份證時,一臉興奮,有點迫不及待,不過,也是要及時去辦理! 正在一旁收拾碗筷的陳春華也是雲裡霧裡的,她十六歲,五妹妹這麼高興? 陳夕華當然高興了,有了身份證,就可以買火車票出行了,去哪裡都方便,現在也不用介紹信了。 這九十年代,很多不讀書的孩子,十五六歲都出去打工賺錢了! 陳夕華之前只是想想,現在恨不得大姐辦理好身份證,馬上帶她去南省省城看看,或者是去海市! 不急,不急,等大姐有了身份證,暑假時,就勸說大姐帶她去大城市看看有什麼賺錢的機會!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陳夕華又等了幾年,不過也有小小的意外之喜! 春節後整個學期,家裡有兩個人特別緊張,陳春華要中考了,陳秀華要小升初。 陳家最近的學習氛圍,廢寢忘食,李玉梅居然也時不時進來,看陳家姐妹的學習,其實主要是看她小寶的,陳寶華基本是佔用了陳夕華的書桌,他不想一個人在飯廳外! 1993年上半年,陳家在緊張的備考中度過,陳春華以縣第三名考上了江市中學,陳秀華以小學第一名考上了縣一中! 江市中學是江市裡第一所高中,重點學校,當然,江市其他高中,德高,育才等高中,也是很不錯的,這個時候要考高中,是很難的! 在端午第二天,陳奶奶提著廠裡的兩團棉毛線給李玉梅,大伯母王芬不怎麼會織毛衣,所以拿過來給李玉梅編織,讓她幫自己編織一件毛衣,剩下的可以編織一件給小寶。 這兩團毛線是陳大伯帶回家的,前段時間,紡織廠給毛線染色時,一開始染的五十斤中粗棉毛線,染錯了,成了三個色,紅,黃,綠混在一起。 廠裡賣不出去,就當福利發給廠主任,組長,領導等,職工也可以買,價格便宜五塊錢,三十塊錢一斤,也才賣掉十多斤,還剩下三十多斤。 這事正好被陳夕華看到了,那棉毛線的顏色,讓陳夕華靈光一閃,想到要做點什麼買賣:賺錢活兒來了。 她直接找二姐陳金華,“二姐,你找下張衛兵,讓他姐姐小蘭姐幫我個忙,去紡織廠裡,幫我把廠裡染色染錯的,還剩下的三十多斤棉毛線給買下。” “我們自己去買不行嗎?”陳金華覺得五妹妹平時挺聰明的,現在要搞那麼複雜!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