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3章 【網路百科全書計劃】,重生野性時代,王梓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連維基百科都沒有,更別說百度百科,一旦把搜狗百科做出來,其重要性僅次於騰訊做出QQ。
10月初,京城。
宋維揚是應邀前來錄製央視節目的,順便出席搜狗的新聞釋出會。
二十多家媒體匯聚一堂,但記者們都沒什麼精神,三三兩兩開玩笑聊天,只等著釋出會結束之後拿錢走人。
網際網路已死,這是前段時間媒體喊出的口號,再怎麼折騰也就那樣,不可能出現什麼驚天新聞,而讀者對於網路報道的關注度也大大下降。
退回去半年多熱鬧啊,天天都有網路公司成立。記者們拿車馬費拿得手軟,回去還能寫文章攢報社公分,這些新聞經常被放在重要版面,現在則不怎麼受總編重視。
有一位姓呂的博士,專門研究網際網路,他那本《網路經濟的77種創新模式》被譽為中國網際網路創業聖經。今年春天,創業者們人手一本,都拿著書去請教呂博士,詢問自己的商業計劃是否可行。只要呂博士點頭,立馬就可以回去註冊,再召開記者會把呂博士請來,輕輕鬆鬆就能得到融資。
整個春天,那位呂博士都住在中關村某酒店裡,因為全都在那裡召開記者會,有時候他一天要出席兩三次。
至於現在嘛,呂博士已經很久沒接到邀請了,安安心心回社科院搞學術研究。多年之後,呂博士被聘為央行顧問,參與制定《網上銀行安全風險指引》,接著又起草關於網路空間的國家戰略報告,並在大領導批示後被定為國策。
如果沒有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可能這位呂博士會成為商人。畢竟看著別人按他的指點發財,遲早是要動心的,按捺不住就去創業了,哪裡還有時間安心搞學術研究?
一個記者望著臺上的數字大螢幕,問身邊的同行道:“網路百科全書計劃,你知道是什麼嗎?”
“不清楚,”那記者笑道,“隨便怎麼搞,反正賺不到錢。我想了解百科知識,直接買《中國大百科全書》就行了,難道還要付費去查詢網路百科全書?”
另一個記者說:“搜狗搜尋公司好像還是賺錢的,廣告收入很高,一直沒有得到大筆融資也能支撐下去。換成其他公司就不行,你看現在的三大入口網站,拿不到風投早窮死了。”
“廣告收入再高,搜狗頂多也是收支平衡,哪有那麼多公司在網上打廣告啊。”
“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都開始做公司網頁了,可能兩三年後搜狗能賺大錢呢。”
“鬼知道。”
“咦,宋維揚也來了!”
“……”
宋維揚直接走到靠邊的位置坐下,把主場留給了丁明。
丁明做了一番感謝開場白,迅速轉入正題:“網際網路是一個世界,一個現實世界之外的虛擬世界,它將縮短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距離。而搜狗搜尋引擎,就是為此而誕生的,只需輸入關鍵詞,點選一下,就能迅速在網路世界找到你的目標。現實當中,你需要了解某方面的知識,普通人的第一選擇是查詢百科全書。但百科全書太貴了,就拿《中國大百科全書》來說,全套有10本,每本都很厚,加起來整整1億多字,就算買盜版也得花上百塊錢。而且,攜帶非常不方便,你總不能帶著全套百科去上班吧?現在福利來了,搜狗在今年暑假期間,擴招了50名員工,專門用來執行‘網路百科全書’計劃!”
有點意思啊。
記者們終於來了點興趣,他們是文字工作者,對百科全書這玩意兒比較敏感。
丁明指著宋維揚:“有請打字員宋先生演示。”
在記者們的輕笑聲中,宋維揚輸入關鍵詞“孔子”,搜狗搜尋的第一個查詢結果就是孔子的百科。
隨著滑鼠緩緩下拉,記者們透過數字大螢幕看到內容,有孔子的簡介、生平、成就、評價等等,內容非常全面詳實。
丁明笑道:“截止昨天,搜狗百科已經收錄了1萬2千個詞條,我們的計劃是今年之內收錄50萬個詞條!”
感謝國家,感謝政府,不僅召集2萬多名專家學者,歷時15年編成《中國大百科全書》,而且還在去年灌製成光碟電子書。搜狗百科專案組的工作人員,只需複製貼上即可,直接把《中國大百科全書》搬到網路上。
丁明繼續說:“搜狗百科,不僅含有傳統百科全書的內容,而且還有比較流行和時髦的東西。打字員宋先生,請演示吧。”
宋維揚隨手輸入關鍵詞“青蛙”,記者們很快發現,這個詞條有不同的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