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一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新晶片的優勢,重生之我要上頭條,一夢一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晶片的設計,是非常完美先進的。

而且,新晶片採用的是新材質,而不是矽,效能表現也不一樣。

正因如此,新晶片才可以在製程工藝遠遠落後的情況下,卻是全方位超越了銳龍RX和酷睿ik。

碳基積體電路技術,不是現在才出現。

未來晶片實驗室並不是第一家發現這種技術,而是之前就有實驗室發現了這個技術,只是還沒有做到成熟而已。

早在一年前,就有實驗室透過碳奈米管來製造晶片的核心元器件,也就是電晶體,並且發現由過碳奈米管制作的電晶體,是同尺寸矽材料製作的電晶體的5倍,並且能耗還不到其五分之一。

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也是臻國晶片有可能實現換道超車的突破口。

不過,目前為止,這個技術還只能在實驗室實現,而無法做到商業化,更無法實現量產,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還非常多,也只是多了一個突破口,一個可能有用的發展方向。

但未來晶片實驗室,就把這個實現做成了成品,並且效果還更好。

未來晶片實驗室的新晶片,就是採用碳奈米管制造的碳基晶片,而運算速度做到了同尺寸矽材料製作的電晶體的10倍,其能耗更是不到五分之一。

而且,晶片樣品的製造,以及相關測試資料,也證明了量產和商業化的可能性。

在不久前,英特爾公佈過10nm製程以及首次展示了10nm的晶圓,而他們的10nm製程可以做到每平方毫米1億電晶體,而同為10nm製程的臺積電為每平方毫米4800萬電晶體,三星則是每平方毫米5160萬。

這些資料,就是說英特爾在10nm製程電晶體密度做到了極致,但這10nm製程也是相當難產,至今還沒有正式推出相關產品。

未來晶片實驗室的新晶片在22nm製程,電晶體密度僅做到了每平方毫米2000萬電晶體。

單單是22nm製程電晶體密度,未來晶片實驗室的晶片已經做到了極致,就連英特爾的22nm工藝也只是做到了每平方毫米1530萬電晶體,這幾乎是被認為22nm工藝的極限。

而未來晶片實驗室的新晶片,同樣是22nm製程,卻是可以達到每平方毫米2000萬電晶體,比英特爾的1530萬電晶體,還多了470萬電晶體。

當然,比起英特爾的10nm製程,未來晶片實驗室的22製程就落後許多,電晶體密度僅僅只是英特爾10nm的五分之一。

只不過,得益於設計和材質的不同,同樣數量的電晶體,碳基晶片的效能卻是可以做到十倍以上,也就是新晶片的2000萬電晶體,其效能已經超越了英特爾的1億電晶體,甚至效能增強了一倍。

最重要的是,在效能增強一倍的情況下,碳基晶片的能耗只是後者的五分之一,而且散熱更佳。

效能、能耗、散熱都處於優勢,這才會讓封新立說出全方位超越了銳龍RX和酷睿ik這種話。

如果僅僅只是效能超越的話,那封新立也不可能會說出全方位超越,也只有在任何方面,都優越於對標產品,才算是全方位超越。

這種碳基晶片,對於半導體來說,可是一次技術上的重大跨越。

現在僅僅只是採用22nm製程,碳基晶片就已經全方位超越了對標產品,如果採用更先進的製程,比如英特爾的14nm製程,甚至是10nm製程的話,其效能又會增強到什麼程度,五倍,還是十倍,甚至是更高,這都是有可能的。

正因如此,在測試結果出來後,封新立才會如此激動。

儘管,這項技術並不是封新立團隊開發出來,但他們可以參與其中,並且是親眼見到成果,這就足以讓他們激動不已。

蘇昱也很高興,他之前就自信於這項技術,是屬於跨時代的產品。

如今,成品也證明了這一點,並沒有讓他失望,甚至讓他感到很震撼。

在兌換晶片設計圖紙的時候,蘇昱就已經知道這是屬於十年後的產品,領先現在技術至少十年以上的時間,是屬於真正跨時代的產品。

當然,以現在製造的晶片製程,還遠不到領先十年那麼誇張的程度。

按照晶片的發展速度,就算是矽晶片也只需要一兩年,就可以追上這項技術,或者在英特爾和AMD的實驗室,就已經掌握了這種效能的技術,只是還沒有解決成本問題而已,但也只是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便可以量產出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我要上頭條

一夢一界

她很野

元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