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焦慮,刑與兇,意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頓了頓,他又憂心忡忡的說道:“各方面的線索都表明,兇手——很可能是曹雋——並沒有個細緻的犯罪計劃,許多行為都符合衝動犯罪的特點。”
袁友衝深吸口氣,有些無奈,放棄了岔開話題引開於辰注意力的計劃,因為計劃已經宣告失敗,他說沒兩句,於辰就會不自覺地扯回到原點。
他當然知道於辰在擔憂什麼——他剛剛才說,如果兇手真的是曹雋的話,搶在警方將他抓獲之前連續作案,應該會有一套做按計劃,這樣一來,多少得耽誤些時間。
畢竟在一天之內連續殺人,太趕了些,很容易出簍子。一個兩個的疏漏倒無所謂,但連續出錯的話,作案的風險自然會被大大抬高,也就意味著被警方發現並抓獲的機率大了許多。
曹雋或許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但顯然不甘心在“仇”還沒報完的時候,就因被警方抓獲而被迫中止。這點,從他拿走田慧生的手機,就能看得出來。
但偏偏,從趙子曼遇害現場來看,曹雋——如果他是本案兇手的話——在作案過程中還真沒什麼理智,所謂的計劃,說不定只是大致定了個行兇的順序罷了,至於具體的細節則完全沒考慮。
或許他也想到了,如果自己能順利將目標統統殺害,那麼,哪怕自己把現場處理的再完美,也擺脫不掉第一嫌疑人的身份。畢竟,死的人都是曹雲死亡當天和田慧生一塊打麻將的牌友,傻子都知道他脫不了干係。
所以,他乾脆放棄了清理現場這一無謂的過程,進門就行兇,殺完人就跑……
正在袁友衝沉默的時候,於辰又接著說:“更要命的,從現場看,兇手行兇的過程不僅衝動、暴力,還透露出一種‘倉促’的感覺,似乎在趕時間。那麼……兇手究竟在趕什麼,不言而喻了。”
“趕著殺人。”袁友衝又嘆了口氣,但這句話並沒有說出口。
如果猜測無誤,曹雋應該也對“最後一人”下手了才對。
既然已經下手,那麼,如果“最後一人”僥倖保住性命,則不管到底看沒看到市局官方微博釋出的訊息,都應該報警才對——任誰遇到個企圖對自己不軌的傢伙,除了個別頭鐵的選擇自己和對方幹仗之外,大多都會選擇報案。
換言之,這“最後一人”,可能已凶多吉少。哪怕沒死,也大機率失去了自主意識或者被限制了行動力——也就是昏迷,或被兇手劫持、綁架。
但綁架的可能性並不高,兇手的目的明顯是殺人,而且在將目標殺完前應該也不會浪費時間去折磨目標,趙子曼的屍體已足以說明這事兒。
所以,嫌疑人或許確實可能劫持、綁架受害人,但不可能劫而不殺,帶個拖油瓶在身邊。
想到這裡,袁友衝只覺得本堪堪被壓下去的無力感又爆發了出來,也沒興趣去扯開於辰的注意力或寬慰他了。
雖然,這種消極的狀態很是影響判斷,可人畢竟不是機器,很難無時無刻都保持絕對理智。尤其,消極這種負面情緒還會傳染,這會兒室內除了他們倆人之外,就剩一具屍體,自然,以袁友衝的心態都難免有些崩了。
……
終於,成威和周倩欣雙雙趕到現場,並立即展開現場勘查。
成威很快找到了趙子曼的手機,並用屍體的指紋解鎖。運氣不錯,一次成功,他便又把手機交給袁友衝,讓他看一遍。
袁友衝開啟微信,翻了翻,便找到了備註名為“惠生”的微信好友。
但還沒來得及點進去看聊天記錄,周倩欣便說:“死亡時間大致確定了,在晚上八點到八點半之間。”
“屍身存在多處刀傷。雙上肢前臂的抵抗傷先不說,關鍵是腹部有整整七道刺創,也可能更多——如果兇手刺的速度較快,不等刺入腹部的兇器完全抽出便又再次刺進去的話,可能會造成同一創口、兩處創管的特殊刺創。”
“致命傷,估計就是腹部區域的其中一道或幾道刺創了。大致測了一下,每一道刺創都很深,可能傷到重要臟器或腹部大血管,最終導致原發性損傷性休克或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現場未見兇器,應該是被兇手帶走了。另外,門板及門鎖上發現並提取固定了一些指印,其中有三枚指印相對完整,具備相當的鑑定價值,等會兒帶回去,我就拖物證的同時對比一下。”
“好的,辛苦了,”於辰點頭,說:“你再好好檢查下現場,沒什麼問題的話,就帶屍體先回分局吧。”
“行。”
袁友衝見她繼續蹲下進行檢查,便又低下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