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矛盾,刑與兇,意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知道。”袁友衝聽到了於辰的聲音,微微搖頭,並輕聲說:“相比於錄音,監控影片的可信度及有效『性』都要強的多,幾乎可單獨作為證明嫌疑人犯罪事實的鐵證。”
“也就是說,已經足以確定,高意就是竊賊內應了。”
於辰皺眉,瞥了周圍人一眼後,乾脆先放下監控影片,直接將袁友衝往邊上拉了幾步。
範玉宏雖然有些奇怪他倆的反應,但這種情況以往也不是沒見過,倒是不以為意,只對手下的技術警使了個眼『色』,讓他們別搭理那麼多,幹好自己的工作就是。
而於辰則做賊似的,回頭又看了兩眼,見沒人注意這邊,才說:“這和你之前的分析相悖啊,如果高意真的是內應,他又是方永安的人,那……那……”
見他卡殼,袁友衝嘆口氣,幫他把話給補完了,說:“那方永安就應該是佈局者。而身為佈局者一方,按理,該當把內應妥善的藏好,並將髒水給潑出去才是。”
“對對對,就這麼個意思。”於辰連連點頭。
但還不等他說下去,袁友衝便又擺擺手,這麼一會兒功夫,他似乎就已經把疑點給想明白了,直接說:“其實沒什麼的,方永安隸屬於哪一方,亦或者高意自首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實際上都只是咱們的推測之一。”
“先不提推測過程中有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哪怕再合理,但推理得出的猜測,都只是咱們自覺或不自覺的加了許多限定條件之後得出的,簡單說,只是許多種可能中,相對靠譜的一種罷了,並非客觀事實。”
“從這個角度講,猜測和事實不對應,很正常。”
於辰皺眉:“理當然是這個理,但……”
“別但是了。”袁友衝說:“你那還有煙不?拿一根來。”
“呃,剛回來的路上你不是才買了一包麼?”
“落接待室了,沒帶來。”
“我也是。”於辰苦笑。
“好吧,那先不抽了,”袁友衝擺擺手,說:“接著剛剛的事兒吧,實際上,咱們真正能肯定的事兒,只有一點——這樁盜竊案,是上邊大佬博弈的一個縮影,為博弈而設的一個局。”
“這個局,至少有雙方參與——其實雙方和三方參與,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三方混戰的話,結果會複雜的多,那咱們姑且認為僅有雙方互博的了,至少推理起來,輕鬆一些。”
“依次為大前提,針對這場博弈,佈局方和應對方,各自具備不同的、截然相反的出發點,也就是說,他們的行動方針,實際上是不一致的。”
“先說說佈局方吧。他們設下這麼個局,那麼,真正的竊賊內應,自然是他們的人,他們的心腹。而他們的目的,就像你想的,是往對方身上潑髒水,那他們就只有一條路子可以走——栽贓嫁禍。”
“而應對方呢,則需要將髒水擋住,並發動反攻。所以,他們實際上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呢,和佈局方一樣,栽贓嫁禍他們,也就是咱們先前在派出所時,假設方永安是應對方一員而推理出的行為及動機;二嘛,便是和咱們警方站在同一側,將本案偵破,把真正的內應揪出來,徹底粉碎對方的陰謀。”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他們都應該選擇第二條路,因為風險更小,收穫更大。畢竟栽贓嘛,證據偽造的再怎麼好,終歸也是偽造的,有破綻。而且,也只有揪出真正的內應,他們才能徹底的化被動為主動。”
於辰長呼口氣,問道:“你說這麼一大通,到底想講啥?”
“啥也不想講,就是想告訴你,這樁案子很複雜,咱們先前的猜測未必是錯的,但肯定不完全符合事實,接下來的工作,還是不要太想當然的好。”
“嗯,然後呢?”於辰又問:“所以方永安送給咱們u盤,讓高意過來自首,又到底是什麼意思?”
“所以,你還沒跳出這個圈子麼?”袁友衝有些無奈,說:“和你說了這麼久,就是想讓你從剛剛那段監控影片,以及高意自首的圈子中跳出來,站在整個案子的角度,去客觀的看待、分析它。”
見於辰還是一副懵『逼』的模樣,袁友衝只好感慨句當局者『迷』,隨後說:“我問你兩個問題吧,你仔細想想,想通了,你應該也就明白了。”
“第一,這個監控影片,當真是高意作為內應,去偷偷將‘中繼器’與內網裝置相連線時的影片麼?”
“嗯?”於辰愣了愣。
見袁友衝沒急著說第二個問題,他便乾脆自顧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