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空罪亦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二章 弘化公主,連線天堂的紐帶,心空罪亦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惶迎戰。

然而,那人並沒乘機逃之夭夭,而是反身追殺,對吐蕃人形成三面夾擊之勢。

一陣短兵相接,戰馬相錯,吐蕃人便幾乎減少近半,幾個異常勇猛的傢伙,揮刀猛砍,保護著一位年歲不大的黑臉胖子死命突圍。

任傑長槍飛舞,如銀蛇出洞,似神鞭破天,但還是讓三人衝出包圍,倉惶逃走。

鑑於前方情況不明,加之天色將晚,任傑也就沒有催馬追趕。

一陣實力懸殊的殲滅戰後,茫茫戈壁,就只剩下了大唐兵將和三五成群,悠閒吃草的馬匹立在地上,被救之人,正是楊爍。

聽說楊爍是為救回自己心愛的女人,而隻身犯險,勢在必得時,便頓時引發了任傑的英雄豪氣,他就是為了思璇可以不要命的主,因此,最是敬佩有情有義之人。

幾杯酒落肚,兩個情投意合的英雄好漢便成肝膽相照的好友,任傑當下答應,要助楊爍一臂之力,幫他奪回愛人。

於是,在楊爍的引領下,任傑成功偷襲了兩處吐蕃軍營,將西南攪成了一鍋粥,便趁夜悄然撤回。

見楊爍性格直爽一身豪氣,李暉先就喜歡得如同舊友,於是,加上王平在內,四個好漢便一頓大吃海喝,把盞言歡。

當提及楊爍家事,他卻長嘆一聲,講出了一段震驚四座的故事。

那還得從美麗聰慧的弘化公主說起。

太宗時代,連年征戰,已是疲憊不堪,為了有效遏制吐蕃人東侵,先派出兵將把與之相鄰的吐谷渾征服,又答應慕容順可汗之子,諾曷缽的請求,將宗室女嫁他為妻。

其目的,無非是想利用和親,穩固與吐谷渾的關係,養狗來遏制吐蕃這頭狼。

弘化公主是唐朝嫁給外邦的第一位公主,也是大唐和親政策的開始。

於是,在貞觀十年(640)二月,李世民遣左曉衛將軍、淮陽王李道明及右武衛將軍慕容寶,攜帶大批禮物,護送弘化公主入吐谷渾,與已經繼承王位的諾曷缽成婚。

其中,陪嫁的侍女工匠中,有個十歲的男童,那個孩子便是楊爍。

弘化公主是李道明之女,而李道明又是李世民的堂弟,於是,見好吃懶做的李道明,寸功未立,哥哥李道玄浴血奮戰所獲得的淮陽王和左曉衛將軍之職,就被他輕易繼承,便命他將女兒嫁給諾曷缽。

楊爍是師父虎成從難民堆裡撿回的孤兒,而虎成又是淮陽王府的護院教頭,見楊爍聰明伶俐,人又勤快,就喜歡得像親生兒子似的,不知不覺,便將一身本領都傳授給了楊爍。

有年開春,園子裡的花兒開得正鬧,楊爍正在那裡撲蝶逗蜂的玩耍,聽得幾個女子的笑聲“咯咯”脆響,猛回頭,只見兩個丫鬟正陪小姐放風箏。

蝴蝶形的風箏左唿右晃,像是頭重腳輕的樣子,楊爍祖上就是做風箏的,所以,抬頭一看,便知毛病出在哪裡。

正要上前招呼她們先別放得太高,弄不好會栽下來摔壞,就見那風箏“唿啦”一聲斜斜滑下,卻恰恰掛在了樹梢上。

三個女娃頓時唏噓惋惜,跺腳嚷嚷,一籌莫展,而又戀戀地不肯就此離去。

楊爍咧嘴一笑,二話不說,“噌噌”幾下爬上樹,輕輕摘下風箏,又將風箏的鬥繩重新調換了位置,然後將風箏高高舉過頭頂,隨即喊了聲“拉!”。

隨著小姐的身子急急後退,那風箏便穩穩騰空,如同定在半空的百靈一般。

自那以後,楊爍便認識了王爺的掌上明珠,聰慧漂亮的王府小姐浣茜。

浣茜也喜歡楊爍的機靈聽話,每次見面,總是憨憨一笑,大眼忽閃,像是隨時等待主人吩咐的獵狗一般。

所以,時間不長便與小姐丫鬟們混得爛熟,也成她們唯一的男性玩伴。

當聽到自己要被當做公主,遠嫁西海的野蠻人時,小姐當下就哭得暈了過去。

然而,王命如天,在那個“君讓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的時代,身為王公貴族家的小姐別無選擇。

因為,她的身子和性命已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國家和整個王府。

在傷心痛苦中掙扎思考了一番的浣茜,終於面對現實,做出了欣然遠嫁的決定,同時,也讓全府上下憂愁的臉上,都開出了春天般的花兒。

聰明而又有遠見的浣茜,不但讓人徵集了各種工匠隨行,還帶了不少谷種農人,她要讓自己的出現,逐漸改變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

除了貼身丫鬟和傭人外,浣茜還特意要帶上楊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升維

囈夢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