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澤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2章 崔判共遊歷地獄 朱尉相送出轉輪,超級莊園主,玉之澤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洞中有犬,狂吠,體肥。
崔判言:“此在世間之害人者,此間為惡犬。犬中之賤者,吠本『性』。”
太宗言:“然。”
又行數步,壑中數魂,深目凹臉,伶仃青膚,似笑似狂。
利爪伸張而欲攀援,啾啾鳴不知何者。
山為灰『色』似鐵巖而屑紛紛落。
視形若仇太宗者而太宗懼。
崔判言:“陛下莫憂,此孤魂野鬼之合而不得脫。此山名為消業山者,其上而不得,是正可消其業罪。”
太宗又目之,數鬼至山半而落,落而復爬,無休無止,似無知覺之狀者。
入一城,城中來往者皆魂魄,而街市井然,樓宇層進復迭。
只見,霞光顯處聖者居,紫氣籠時神仙所。飛簷斗拱琉璃成,雕樑朱壁玉石就。窗透赤光氣氤氳,簾卷飛煙氛威嚴。瑞腦輕吐噴金獸,明塵晃徹透宮燈。殿前所使眾吏目,座上正然令之下。
崔判言:“此賢聖者居,故而與它有別。”
太宗知之,言:“聖者與此間,亦有別矣。”
崔判言:“此之常情,與世間並無二致。”
越此城,有一橋,長數里而寬僅三寸。
鬼使拿索系魂魄上之。
鬼使走似飛,無礙,而魂魄多有足不能支而落水者。
但見水下,赤浪翻騰若千重,出沒波間者皆體瘦之餓鬼。有新落者,由波間眾分而食之。食骨分肉,其聲可聞。
更有數千眾於橋上,將利爪伸於橋上,將獲橋上之行者。
過此之眾,縱有能支者,亦多為橋下眾捉足而獲,入其口矣。
鬼吏將鞭擎起,舉之使退,功效不奏,俄而復集橋下。
太宗目之,甚驚。
又見橋邊岸畔,山崖石上,多有五『色』絲絛張之,隨業風而吹者。
太宗奇言:“此何者?若為錦衣之狀乎?”
崔判言:“此世間邪縱貪婪獰惡毒辣而錦衣玉食之輩者,其體隨業風而消,受諸刑而覆呈。其衣張此而警過者,知世間之惡有應之。”
過此橋不數里,有慘聲聞震天地,太宗耳中幾為之裂,遂以雙袖掩耳而前。
崔判言:“此下正是十八層地獄,若油鍋,若刀山,若泥犁,若火海,若吊筋,若劍樹,若寒極,若抽腸,若剝皮,若血池,若糞『尿』,似此種種,不一而足。更有鐵蛇鐵狗,吐火馳逐,鐵驢鐵馬,雜踏其頂。萬般苦楚,盡此受之者。”
太宗聞之,嘆而言之:“似這般之獄,正可為世間人觀之,使其畏苦而行善知害而斂惡。”
崔判言:“陛下還陽,若有此意,可開水陸大會而宣之,亦是莫大功德。”
太宗記之。
見數頂幢幡護定幾個魂魄,著衣穿紫,從身邊過。
太宗目之,皆溫然氣和者,堂皇大氣有若王者之度,而鬼吏待之甚謹。
“此輩何者?”
溫判見問,言:“此在世之善者,於此間轉輪藏,將轉為世間之王者聖者。似此輩之良善賢聖者,於幽冥中極受優禮,縱閻王亦降階相迎之。”
前有一城,黑鐵作城,鎔銅作池,守門者皆牛頭馬面,所拿者全利刃尖槍。
城門之上書著大字有三個,枉死城。
崔判與太宗入此城,但見街市之上,往來者少頭無足,鼻裂口開,城中怨氣瀰漫,太宗心悸不能行。
剛入城,就有數十個無頭鬼,缺肢魂,圍將上來,皆大聲叫:“李世民,還我命來。”
太宗懼而問之:“此是何者?”
崔判言:“陛下起兵征討日,正若等縱橫神州時。大隋天下將傾,四方『亂』起,盜賊蜂集而判者,不知多少。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個反王,正是若等。陛下為聖天子,天命所集,震長策御宇內,將若等首級削之者不知凡幾。”
“知矣。”
太宗想其起兵時,曾平定叛『亂』,剿除賊兇,東『蕩』西除,南征北伐,所殺者不可計數。此『亂』世間之作,自無可免者。
然在此間為其所圍,脫身無計實有煩惱。
眾魂將太宗圍定,有崔判與鬼吏驅之,雖不能近身,亦不肯散去。
有討命者,有怨者,有罵者,有拳腳相加者。
雖不能至,其意亦甚洶洶然。
“然則若何?”
太宗張惶四顧,問崔判。
判言:“陛下莫懼,若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