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夸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四章 湖中小島,格物求道,小夸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船上的那些科研人員已經啟動各種儀器。或是將攝像頭放入湖底,探查湖底的生物情況與水質情況。或是採集空氣,分析空氣裡的各種分子成分。或是分析土壤植物的情況。
林啟明與法明禪師走上船,林啟明所帶的那兩位青年研究人員正在收集資料。
林啟明說到:“修行者探知事物都是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用自己的元神之力去分析事物的本質。科學研究是探索事物的表象,然後透過表象看本質。”
這是林啟明對科學與修行的區分,兩者雖然都是在探索宇宙玄妙,但兩者的方法卻大為不同。
修行者的方法是直接了當,不會被宇宙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但直接用精神力去探索分析宇宙的玄妙,那是十分消耗精神力的。就那探索雲夢澤來說,修行之人要完全探索清雲夢澤的情況,那所要消耗的精神力是無法計算的。沒有哪一個修行者的精神力能夠強大到那種地步。
所以用科學的方法就比較省力。科學的方法雖然是分析事物的表象,透過表象看本質。有可能會被表象『迷』『惑』,得到的本質有可能是錯誤的。但只要不斷的收集資料,不斷的分析,就能將無限接近事物的本質,最後看清本質。
“大家修行都是為了變得厲害,為了延長自己的壽命,施主你卻是為了求道。”法明禪師說到,說完之後法明禪師又說:“世人多愚昧,有了道,實力與壽命不就跟著來了嗎?沒有道,那些所謂的實力與壽命不過都只是水中月罷了。”
林啟明他從來沒有刻意的去學什麼神通,可他對那些符文很是瞭解,所以能夠信手拈來。境界上來了,神通就自然而然的懂了。
林啟明將法明禪師引到顯示屏前,指著顯示屏上的資料說到:“此處的能量比外面的能量要高,但此處的能量波動極為小,好像是處於凍結狀態一樣。據我的推測,這片空間本來是被凍結隱藏的。現在再次出現,它的一些法則等還沒有完全復甦。”
“你是說這片空間之前處於凍結狀態,要凍結一方空間何其難。難道是神仙將其凍結的。”這空間為什麼會出現,之前是否就存在。如果存在,為什麼又會消失,現在為什麼又會出現?
法明他們其實也不知道,畢竟他們的年紀都不大。他們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是末法時期了,地球上的那些神蹟早就消失了。
如果真按林啟明所說,這空間以前就存在,只是被凍結隱藏了。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就只有那些神仙級的人物了。
“有可能吧。”法明禪師都不知道,林啟明就更不知道了,他所說的都是自己的推測,還要更多的證據去證明。其實有南嶽應該知道,但自己好不容易與南嶽了斷因果,他又怎麼可能去問南嶽呢?
林啟明說完之後又接著說到:“也有可能是地球它自己。”
林啟明之所以會有這個猜測,是有依據的。是不是因為地球上的高等能量消散,地球它為了減小消耗,便自己凍結一些空間,將空間隱藏起來。
有可能林啟明的想法太過於驚世駭俗了,地球還有意識,還能夠自己將空間凍結隱藏?
也並非林啟明胡『亂』猜測推理,不是有科學家發現地球是有意識的嗎?
“施主的想法太獨特了,太匪夷所思了。”法明說到。
對於普通人來說,修行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人之所以感覺匪夷所思,全是因為眼界太低。
“林醫師,他們說探測到湖的中央有一座小島,現在要開船去那小島,我們是否也跟著一起去。”國家在船隻方面準備還是很充足的,基本上沒有一個單位都有自己的船。
科研院的人探測到湖的中心有一座小島,並且小島的面積還比較大,他們準備開船登島。
科研院的人既然準備開船登島,那些修行者也不會跟著一起去,其它部門的人也準備跟著一起去。
那島上定有有價值的東西,或是線索,或是特殊的生物。
林啟明聽了之後說到:“我們也跟著一起去,這岸邊的也收集得差不多了。”
林啟明他們的船也跟著開往小島。
船的速度開得很慢,因為湖上的霧實在是太濃了,並切越往裡去霧越濃,能見度已經到了幾米的範圍。
好在船上有聲波儀器可以感知四周的情況,修行者的精神力也可以感知周圍。
就這樣慢慢的一點點的朝前進。
越往裡去,林啟明就越能感知那法則的不同,林啟明坐在船上不斷的分析推理那法則。由於深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