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夸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物質影響精神,格物求道,小夸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偉一立馬入修煉室,就感覺到一陣清涼,這股清涼並不是溫度上的感覺,而是精神心靈上的感覺。
鄭偉環視四周,裡面很是簡潔。牆上掛了一幅畫,畫中畫了五座大山。裡面再就沒有什麼其他的擺設了,連座椅都沒有,地上倒是放了幾個蒲團。
林啟明說到:“請坐。”
鄭偉坐在蒲團之上後,問到:“我在這裡面沒有見到空調,為什麼一進來就感覺到陣陣清涼。”
“心靜自然涼。”
“心靜自然涼?”心靜自然涼是華夏的一句老話,很多人認為這句話是自我安慰,熱就是熱,心再怎麼靜也是熱。
“心靜一靜下來,人的心臟跳動速度也就變慢,血『液』流動的速度也會變慢,同時體能能量消耗的也會減少,人體的溫度自然而然的會下降。當然心靜自然涼也是一句心理催眠的話,催眠自己感受不到熱,那也就沒有那麼熱了。”林啟明解釋到。
“別人都認為心靜自然涼是一句唯心的話,沒想到林兄能夠用唯物的方式來解釋這句話。”鄭偉說到。
林啟明輕輕一笑,說到:“心在內,物在外,唯心唯物都是‘我’。”
林啟明所說的這個“我”乃是本我,肉體是本我,自己心中所想也是本我。對於他人來說,自己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但對於自己來說,一切都是真。
“你的意思是我之所以會感覺到清涼,是因為我的心靜下來了,但我的心為什麼會靜下來,這間房子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難道是擺設簡單的原因嗎?”鄭偉再此環視四周,想找出其中的奧妙。
林啟明指著牆壁上的那副畫說到:“這房間裡布有陣法,正是這陣法影響到了你的心理,所以你的心才會平靜下來。至於陣法的關鍵就在於這幅畫。”
鄭偉聽了林啟明的話之後,他起身走到那副畫前,仔仔細細的觀看那副畫。畫中的五座大山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什麼會影響到自己的心理了?
五座大山顏『色』不同,形狀高低也不同。
林啟明說到:“這五座大山代表的是人的五臟,五臟對應的是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迴圈不息。這畫中的五座大山也是這樣,要看整體才能感覺到它的意境。人在仔細觀看之時,首先看的肯定是細節,沒有注意到整體。所以你一旦仔細看這畫,你就只會覺得這幅畫很普通,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原來如此。”鄭偉他往後退了一步,再看那畫。
這次他看那畫的時候,沒有再看那五座大山的細節,而是從整體來看。突然之間,他好像自己處於大山之中一樣,山清水秀,涼風沁入人心,那種清涼的感覺更加的明顯。
“為什麼會這樣?”鄭偉並不是驚奇,而是求知。
“原因有二,一是因為這幅畫中融入了我的精神力與意識,也就是說融入了我的道。”林啟明將自己的精神力留在畫上,使房子裡的磁場受到了影響。
林啟明又接著說到:“你不是說精神影響物質嗎?物質一樣影響精神,這幅畫透過『色』彩造型影響你的精神力,使你的心平靜了下來。”
“哦?”
“你看這山的『色』彩,全部都是素雅冷『色』調,顏『色』傳達到你的眼中,再到你的大腦,從而影響了你的精神。還有這山的造型也是同樣的道理。”
“你之前說是心靜自然涼,按道理應該是影響到心,又怎麼成了心想精神了?”鄭偉再次提出問題。
不怕別人提出問題,就怕別人不替問題。
當別人提出問題之時,再次將給他人聽,這是鞏固自己的知識。如果他的問題剛好指出的是自己的不完善之處,自己有可能進一步的思考,或者相互探討,找出最為正確的答案。
林啟明說到:“你認為‘心’是什麼?”
“古人認為‘心’就是心臟,可‘心’並不是心臟。以現代人的看法,‘心’應該指的是大腦。以我看來,‘心’其實是抽象的,它應該是人的想法與思維。”不同的事實對“心”的理解就不同,大部分人的理解都符合時代,但也有少數人擁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這些人不是瘋子就是天才。
鄭偉肯定不是瘋子,他是一天才,所以他的理解肯定不是胡『亂』而說,裡面肯定有一定的道理。
趙不管他說得對不對,林啟明又接著說到:“你在《精神控制物質》中有寫到精神是記憶、思想和意識。思想不就是人的思維嗎?所以影響人的心,其實就是影響人的精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