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夸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末那識,格物求道,小夸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林啟明早早的起床,端著一盆毒草毒蟲餵養金環銀環。
兩條蛇王看見林啟明端著毒草毒蟲過來,它們變得十分活躍,只見那金環立馬從橫樑上附身而下,銀環也立馬盤旋在林啟明的腳下。
兩蛇王嘴裡雖然發出的是嘶嘶聲,人根本就聽不懂表達的是什麼,但林啟明卻能感知到那嘶嘶聲表達的是什麼話,就像是“聽”懂了它們所說的每一個字。
“馬上就好。”林啟明說到。
那兩條蛇王的嘴巴里又發出嘶嘶聲,一人兩蛇竟然在對話。
動物有靈『性』,它們和人在一起生活久了,就會聽懂人所說的話。人卻心思複雜,『性』靈被矇蔽,不管和動物生活多久,也不可能聽懂動物所說的話,最多隻能根據動物的動作也瞭解動物大概表達的意思。
所以人是不可能聽懂動物的話,只能大概瞭解動物的意圖。
佛家八識為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第七識為末那,第八識為阿賴耶。眼為看、耳為聽、鼻為聞、舌為嘗,身為觸,意為第六感。眼耳鼻舌身感知物質界,第六識就是人的第六感,是人對物質界的一切感知到極致,開始慢慢的觸『摸』到非物質的事情與事物。
佛家這八識其實可以說成八種神通,八種感知外界的神通。
科學稱第六感為“超感官知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它其實是指人類透過五覺的刺激,反應給大腦某個未知細胞或器官所體現出來一種預知推斷的心理感覺。
世間眾生都具有第六感,不過人的智慧高,心思複雜,第六感反而被人自身各種想法給矇蔽。動物智慧雖然不高,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它們的心思簡單,第六感沒有被各種複雜的想法矇蔽,所以動物常常能比人先知道環境的變化,會不會有危險降臨。
一般的得道之人都有第六感,因為他們心思通透,無慾無求。還有就是當人靜心的時候第六感也會出現。
前六識是人天生具備,而後兩識需要透過修煉才能獲得。
末那識是更高層次的感知,是一種心意,用心感知世間一切。透過世間萬物種種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隨著末那識的提高,感知的東西就越多。
眼耳鼻舌身感知到的都是表象,感知到的一切都還是物質,非物質的是感知不到的。表象有可能是假的,還有可能會束縛人的思想。
第八識是阿賴耶識,是一種宇宙整體意識,人恐怕是做不到這一點,要是能夠做到那恐怕就是神佛了。
林啟明雖然才初入末那識,還做不到看透萬物的本質,也還做不到感知過去未來,但“聽”懂其它生物的語言還是很容易的。這一神通雖然不是什麼攻擊類的神通,但卻很有實用價值。
能“聽”懂其其它生物的語言這一條就十分實用,特別是在培育蠱蟲的時候,能夠更為準確的聽懂蠱蟲的話,能夠更好的與之交流。
當然他已經可以初步可以“看見”一些非物質的東西,比如靈氣。當他境界再高深一些,他就可以看到更多的非物質,甚至可以看到非物質宇宙。
別人林啟明不知道,但法明禪師肯定也會這一神通,甚至比自己更為的厲害。
喂完金環銀環,林啟明剛走出門。
“誒,怎麼感覺你和以前不同了。”趙玄魚上下打量林啟明。
“能有什麼不同,我不還是我嗎。”
“不對,有點脫俗感,好像逍遙神仙一般。”
林啟明初入末那識,根本不能完全掌控,所以他會是不是流『露』出一些超凡的氣息。其實因為末那識在不斷的溝通影響林啟明四周的磁場,使得他與眾不同。
“有些小突破。”
“你這恐怕不是小突破吧。”
趙玄魚也和林啟明住了一個多月,雖然不知道林啟明修煉的是什麼功法,但他知道林啟明每天晚上都會打坐冥想。
林啟明沒有打算細說,趙玄魚也就沒有再多問,只是覺得有些驚訝。心中對林啟明修煉的功法有些好奇。
吃早飯之時葛赤三突然說到:“還有十多天就要開學了吧。”
“嗯。”
“你明天就去星城。”
“去這麼早幹什麼?”
“去看一看你的爸爸與爺爺。”葛赤三放下碗筷說:“畢竟是你的爸爸與爺爺,是與你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不要再心懷怨恨。你想想為什麼你媽媽還讓你姓林,而不是讓你和她姓葛,那是因為你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