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五章 再進茅草屋,穿越三國之山賊,衣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自己手中微微發光的有些髒汙的夜明珠,劉菱用自己的手掌擦拭夜明珠。這夜明珠少許乾淨和明亮後,劉菱從岩石上,拿起三根樹枝放到自己的眼前,隨後又從自己的懷中掏出手帕來,把三根一樣大小的樹枝一頭捆綁在了一起,讓三根樹枝支在岩石上,剛剛做成了一個架子,隨後他把夜明珠放在樹枝之上。
與此同時,這鳴金鼎底下的柴火早已經燃燒起來,鳴金鼎中的魚片在沸騰的水中上下翻滾著,騰騰冒著熱氣的水面有一股淡淡的魚香味道。
這時,整條大魚也被劉菱用小刀撥得只剩下魚骨頭和魚皮了,魚肉要不是餵了趴俯在岩石邊緣的飛蜥蜴了,要不是被劉菱切成了片放入到鳴金鼎中煮魚湯了。
西邊天海邊際,那怒海吞日的景象早就不在了,只剩下一團的漆黑。此時,一輪明月早早地升到了天空,淡淡的烏雲就彷彿一縷一縷黑色的薄紗一樣輕輕飄過明月的前面。
這天海之間,竟然在這淡淡的烏雲掠過明月之時,忽明忽暗了起來,恰恰也就在這時,這劉菱捆綁好的樹枝三角架上的夜明珠卻在天空暗淡下來後,發出明亮耀眼的光芒。這有些不太大的又不太規則的岩石之上剎那間就被夜明珠照亮了起來。
這岩石雖然只有幾百米高,但就在距離海岸邊上,常常可以聽到海浪拍擊岩石發出的聲音。
站立在劉菱肩膀上的蚩言一家三口,早就準備好了碗筷,呆呆地望著騰騰冒著熱氣的鳴金鼎,嚥著口水。
劉菱隨手拿起岩石上碗上的筷子,在鳴金鼎中攪和了下,發現這鳴金鼎中的魚片都變了顏色,由原來的鮮紅色,變成了暗紅色,顯然這魚片可以吃了,他隨手端起岩石上的碗,用筷子邊從鼎中往自己碗中夾魚片邊對蚩言一家三口道:“你們莫急,待本王裝完了自己的碗在為你們盛一些。”
今夜的天空中並不是十分的明亮,這淡淡的烏雲慢慢地飄浮在星空之上,時而遮擋住月亮,時而遮擋住星星,剛剛遮擋住星星或者月亮的淡淡烏雲,就彷彿天空中無數的薄紗罩住燈光一樣使得這黑暗的天海之間有那麼一點點朦朦朧朧的美。
天海之間雖有一些朦朦朧朧之色,可是這不太大的岩石之上因為有了夜明珠的照耀,卻並不十分的黑暗。這岩石上的夜明珠在黑暗中發出著悠悠冷冷的光,就彷彿這夜中的美人一樣,把不大的岩石之上裝扮的如同白晝一樣的美麗。
劉菱還是用筷子夾了許多的魚片到自己碗中。隨後他又從鳴金鼎中夾了一些魚片放到了蚩言一家三口的碗中。
“吃飯吧!”劉菱說完,就從自己碗中夾了一片魚肉先吃起來。
蚩言一家三口也隨同劉菱的命令,默默地吃起碗中的魚片。
說真的,這白水煮魚片到底好不好吃?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並不好吃,難道說這大魚肉質並不鮮美?可還不能這麼說,這大魚的魚肉異常的鮮美,那麼就得說這孔子說的一句話:“無醬不食。”這一句話出自孔子不假,但是許多人卻理會錯其中的含意,這裡所謂的無醬不食,不是常人口中所說的孔子愛吃一些蘸醬菜,這裡所謂的醬,乃是佐料的意思。
從孔子日常的生活習性,可以窺探到一些端倪,孔子無醬不食的習慣,主要來源於這無佐料的菜中並不好吃,加了佐料之後,這菜中才有色香味俱全這一說,所以說白水煮魚片,樣子看起來還可以,可是吃起來,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不過有一點,還是要說,這飢餓中的人吃什麼都好吃,這可不像是處在春秋時期,孔子的時代,那個時代,社會的一切都是由封建主階級主導的,而孔子弟子曾經有三千之多,又身為貴族,自然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他當然可以無醬不食,但並不意味著當時的百姓可以做到這一點。
比方說這時的劉菱,他就是飢餓中吃什麼都香的主,魚片並不好吃,但可以填飽肚皮,這對劉菱來說還是很大的安慰。至少歷史之上有許多的先例可以檢視,其中一個例子要數歷史上有名的宋太祖,這人父親本是朝中官員,本來過著衣食無憂,飯來張口的生活,可是他偏偏心中有志,要做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於是他投靠在董宗本的手下,可是他受到了董宗本兒子的排擠,只好離去,路過一和尚廟前因腹中飢餓就做了小偷,偷起人家和尚種的菜來吃。但後來,這宋太祖當了皇帝,吃水不忘打井人竟然給這一廟宇重新修建。
話還得說回來,劉菱三兩口就吃完了碗中的魚片,又把鳴金鼎下的柴火熄滅,隨後他說道:“蚩言一家,咱們還得再去尋找茅草屋中的草仙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