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周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章 報信,帝王系統之明末爭霸,醉周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安巡撫馮師孔見守軍死亡殆盡,只好率領殘軍前去秦王府護衛,好帶他們趁亂衝出城去,而他命令副將王根子率部抵抗。

王根子眼睜睜的看馮師孔率大部隊離去,而自己面上露出掙扎的神色,顯然猶豫不決,可惜已經離開的馮師孔並沒有看見這一點。

“有緊急軍情!快讓開!我要面見秦世子殿下!”馮師孔帶著西安殘軍急衝衝趕到秦王府,對門口的侍衛說道。

西安是秦王的封地,上一任秦王朱誼漶死了10年了,眼下的秦王府做主的是秦世子朱存樞。

王府正門的侍衛不為所動,他們一向眼高於頂,此刻又值大半夜,只是偷偷拿眼斜看了一眼,就說到“你們是什麼人,帶這麼多人是想造反嗎?”。

“混賬東西,老子是西安巡撫,你他孃的找死吧!快去稟告世子殿下”馮師孔頓時火冒三丈,立即拔劍怒斥。

秦王府的侍衛一向囂張慣了,那也只是對平民百姓,小官小吏,可眼下這個人是巡撫,別說他了,就是秦世子都得罪不起。

這也和大明的制度有關。

明朝初期,朱元璋為了鞏固大明王朝,採取了“以藩屏帝室”,就是用藩王權力來鞏衛中央,他的措施是大肆屠戮帶兵的有功之臣,而對自己的兒子們則不然,不但待遇優厚,授予的軍政權力也極大。

尤其是下方兵權,北方几個藩王,諸如寧王朱權,其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戰、燕王朱棣甲兵十萬,戰將上千,谷王朱橞帶甲兵三萬,等王爺。

這些藩王掌握著明朝精銳武裝,各個雄視天下,其野心也慢慢大了起來。

也不是說朱元璋這個政策不對,他想的是好的,但是任何政策一旦實施起來,總會有漏洞,朱元璋千防萬防,卻還是防不勝防皇親造反。

有道是為了這個帝位,根本就沒有什麼骨肉親情!

只要我手裡有兵,就有造反的風險,外加朱元璋的藩王制度,本身還有個漏洞:藩王制度規定,如果中央有奸臣弄權,藩王就有權起兵鞏衛皇室,清除奸臣。

這下好了,在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匯同其他藩王就以清君側這個名義起兵造反,奪了正統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鑽的就是這個政策的空子。

朱棣登基後,吸取了自己造反的經驗,開始削藩,削弱他們的軍事力量。

他規定藩王可以享有大片的土地,以及充足的俸祿供給,但是必須交出他們手中的兵權,禁止藩王離開封地,也不能參與地方事務,對於那些封地內有名望的豪族和官員,也不能太多的交往,否則會被認為是勾結叛亂,一旦認定罪名輕則剝奪爵位,重則囚禁和囚徒一樣生活。

而這個制度的改變,也是為後來明朝衰弱埋下了伏筆。

其一,邊境大量的藩王被收回兵權,導致邊境的軍事力量薄弱,只能依靠當地的守軍來鎮壓,這為異族的崛起創造了機會,例如後來女真的努爾哈赤的崛起。

其二,收回兵權的藩王被控制在封國內,不事生產,其兒子子侄乃至子弟的親眷們,都需要國家供養,給國家造成了大量的經濟負擔。

其三,這麼多皇族消耗著國家的錢糧,卻出不了英雄之輩,全部是碌碌無為的玩樂之輩。

想象看,三國時候漢室垂危,還出了劉備、劉表、劉焉等一方豪強呢,可明朝的藩王全是待宰的豬羊。

在馮師孔的怒斥下,守門的侍衛才立即進去稟告,過了許久,大門大開,從中走出一個王府官來。

馮師孔擦了擦臉上的血水,眯起眼睛方才認出此人,正是秦王府長史王誥,此人剛正不阿,正常直面指出世子的不足之處。

王府長史是大明比較特殊的一個官職,長史和世子一樣也很少與地方官吏接觸,除非特殊情況也不能夠接觸。

他們的職責是總管王府之內的一切事物,若是王爺出現了什麼過失,首先遭受懲罰的就是長史,藩王畢竟是皇室宗親,就算是出現了什麼大的問題,大不了被罷免爵位囚禁,性命還是能夠抱住的。

可惜長史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稍微不注意就是免去官職,甚至是掉腦袋。

偏偏朝廷對藩王的要求很是苛刻,比普通人還要嚴格,一般很難接受。

所以諸多的王府長史,從一定程度來說,和藩王之間的關係都是很好的,因為他們同病相連,相互包庇和協助,這是朝廷逼著長史和藩王搞好關係。

因為秦世子常常花天酒地,自然需要這個長史和地方官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