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周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2章 大戰開始,帝王系統之明末爭霸,醉周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李自成平定歸化的時候,皇太極按捺不住終於開始在錦州爆發了大戰。
早在擊敗豪格的,多爾袞退軍的時候,盧象升就佈置了迷局,定計送給錦州的總兵官洪承疇。
祖大壽不敢出錦州,因為他多次拒絕崇禎的要求,生怕一出錦州就遭到錦衣衛的捉拿,而且他雖然沒有叛國投敵,但是他還是和大清有聯絡的,一直處於觀望狀態。
可現在不行了,皇太極沒有耐心了,大軍圍困錦州,他收到新任遼東總督盧象升的書信,本來準備不屑一顧的。
原因很簡單,論資歷這個督師除了他沒有人有資格,可崇禎竟然派了一個之前毫不出名的盧象升前來,擺明是不相信他。
可自從盧象升大敗豪格出名之後,他還是對這個總督師稍微有點尊敬的。
畢竟清軍八旗戰鬥力擺在哪,不是那麼好擊敗的,否則這麼多年過去肯定早就被滅了。
這次盧象升定計讓他托住皇太極,而他則繞道蒙古進行千里奇襲,一路上準備進行大清的戰略,進行掠奪,這件事要進行的成功,首先是他你能守住錦州,而且倘若皇太極退軍,他還要率機動騎兵後面進行尾隨,給予壓力。
祖大壽雖然不願意,但是他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點了點頭,對信使說道“請回去稟告盧督師,下官明白,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錦州”。
話雖然是這麼說的,但是成不成的話還得靠自己。
其實祖大壽覺得自己快完了,現在崇禎不喜歡他,皇太極雖然喜歡他,那也是基於他能拱手相送錦州的情況下,他本來就是在這兩者之間遊離,觀望成敗,他知道總有一天自己要做出最終的選擇,但是他沒有想到會這麼快!
很快,數千名青壯就開始上城牆接替一部分守軍進行防守,只是青壯的戰鬥力比起守軍可是差了不少,加之沒有受過正兒八經的訓練,傷亡很快就變得大了起來,一天下來光是青壯的傷亡就達到了驚人的三千多千人,大多數青壯的傷亡都是被城下的箭矢射中的。
雖然不想魚死網破,但是樣子還是要做的。
錦州城,正門城樓上。
這裡屬於大清八旗正面進攻和明軍防守最為頻繁的地方,不管城內的明軍是防守還是從城門內殺出去,都要從正門的方向走,只有一條道路,所謂兵者出奇正,正是以堂堂正正之軍走正門迎敵,其他地方是無法滿足於大軍行軍的要求的。
初晨的太陽已經升起多時,已經過了早上陽光正明媚的時候
城牆下面巨大的動靜,引起了城牆上面軍士的注意。
守衛北門的軍士人數很多,因為他們的責任也比其他門重大,他們必須全天候的警戒和守衛,沒有一時一刻的閉眼休息,眼下距離換防的時間還有一個多時辰,守城計程車兵的眼睛已經睜不開了好,但是為了防止正門出現任何的意外,他們還是拼命咬牙的堅持。
聽到響聲,一名軍士勉強打起精神朝下面伸出頭去,看向了城牆下面。
這麼一看,倒是立即給他驚醒了,城池下面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竟然聚集了約莫四五十人的清兵,而且還隱隱有一架攻城車。
臉色發白的軍士,立即知道他們闖禍了,連清兵什麼時候到的下面都不知道,他立即大喝一聲,城上的明軍開是放滾石,而他則馬上跑去給守城軍官稟報去了。
事關重大,軍官馬上給負責正門防禦的錦州副總兵吳襄稟告。
吳襄倒是乾脆,沒有絲毫猶豫馬上來到了正門城牆上面,往下一看,便見人說少,雖然說危險,但還是可控制範圍內,便命令士兵速度剿滅這小股清兵。
大清士兵既然來到了城牆地下,都是精銳,對此早有預料,這些韃子清兵將重盾車推到了城下大門附近,而他們們便藏身於攻城車附近,在這個距離上城頭的火炮打不到,壘石滾木又仍不到,因為有城洞,這些弓韃子清兵們就藏身在攻城車的後面和兩翼部分。
藏身好之後,他們發起了哨聲,遠處的八旗軍開始快速的前來支援,而他們也掏出弓箭朝呈上射去。
剛開始的時候城牆上防守的弓箭手們還探出身子跟他們對射了一番,但是他們要想探出身子,必須探出大半個身子,才能隱約看見冒出頭的韃子士兵,所以他們幾乎成了活靶子,而且這樣射箭的精準度還低。
就這樣幾輪對射下來居高臨下的明軍弓箭手們反倒損失慘重,最後只得縮了回去。
就這樣韃子的弓箭手們便在附近以攻城車為掩護,只要城頭上一有人探出身子他們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