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周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8章 反轉,帝王系統之明末爭霸,醉周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股騎兵猶如猛虎雄獅般衝撞,轉瞬之間,就交融在一起。
如此告訴衝撞造成的結果就是,漫天濺起帶起一陣陣血花,同時伴隨著隨處迸射的斷臂殘肢。
每一秒鐘就有生命在消逝,戰場上,人命就是如此的不值錢。
盧象升站在高高的城池上,從半空中俯瞰,豪格所率的鑲黃旗騎兵其方陣呈圓錐形,而為首的一員猛將便是這個圓錐形的最尖端,也是最強的刀刃。
這員猛將正是嶽託。
皇太極稱帝,嶽託總是被猜忌,先後被廢爵,隨後又被皇太極給恢復貝勒的地位,封楊武大將軍,追隨多爾袞討賊。
嶽託心高氣傲,屢次在盛京被討伐,遭人嗤笑,因此此次進攻明朝異常勇猛,來證明他自己的地位。
豪格對於自己這個兄弟也是同病相憐,同樣不得皇太極的喜歡,因此便允許他為先鋒。
而吳三桂率領的關寧鐵騎則呈方形,有著典型的羅馬方陣氣息,是打算和敵人硬碰硬。
曹文詔則不然,他雖然沒有步兵,卻是騎兵方陣呈扇形展開,打算採用蒙古人的騎戰之術來給予八旗兵教訓。
兩隊各佔一邊,都是打算殺敵建功,憑藉真本事來證明自己。
曹文詔騎在馬上見著八旗兵和自己的人轉瞬即至,便將手中的大刀朝空中狠狠的一劈,大聲喝道:讓韃子見識一下我們的厲害,所有跟我殺,騎射手向後放拋射!”
前面的騎兵交接在了一起,兩邊呈扇形的騎射弓箭手卻是彎弓搭箭,朝他們的側後方襲去。
而吳三桂則是鐵血出身,依仗個人武力,把手中的長刀狠狠的朝前方砍去,巨大的刀氣頓時瞬間帶著前方四五騎連人帶馬的被劈的血肉橫流。
一擊得手,吳三桂趁勝追擊,一直策馬在最前方,他的眼睛牢牢盯著前方身著黃色鎧甲的大清騎兵,根本沒有往後看一眼自己的隊伍距離自己的遠近。
不過他心裡倒是不擔憂,因為身後那喊殺、利刃碰撞、馬蹄之聲都交雜的混在一起,所以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的部隊必然跟隨在自己身後緊緊殺敵,沒有被敵人擊潰。
若是尋常騎軍,吳三桂自然不看如此託大,畢竟戰場上詭譎叢生,而且鑲白旗那是大清天子所御用,戰力超群,料想此次前來的是皇太極的兒子,否則用不起鑲白旗。
但是身後跟隨的是最精銳的關寧鐵騎,他一向覺得這支軍隊就是大明最強悍的軍隊,因此絲毫不帶懷疑,所以隻身敢殺入敵陣中。
在搏殺的同時,吳三桂還抽空看了一眼自己對面的曹文詔部。
當看到他們部隊的扇形風箏策略,不由的恥笑一聲,果然是打農民出來的軍隊,竟然不敢硬碰硬的和大清騎兵對陣,而是採取風箏戰術。
這種戰術適合追擊或是逃跑,但絕對不適於兩軍交融在一其的混戰,因為可能會造成極大的誤傷。
鑲白旗騎兵隱隱騷動起來,嶽託眯著眼遙望著眼前一分為二的明軍,臉上籠罩著絲絲陰雲。
此次他和豪格所率的鑲白旗加上鑲紅旗騎兵有一萬之眾,而此刻他帶領衝鋒的有2000餘騎兵,剩餘的大部分都在他們後方營壘伺機而動。
“杜度,你我各帶一隊,你去左邊,我去右邊”嶽託滿目猙獰,舔了舔舌頭喊道。
一旁的一個身著鑲白鎧甲的大漢急忙點頭。
杜度滿洲正白旗,努爾哈赤之孫、長子廣略貝勒褚英第一子。
後來他的父親褚英被努爾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處死,憐其年幼就被授臺吉的職位。
皇太極稱帝,他就被晉升為安平貝勒,協助皇太極攻克皮島、雲從島、大花島、鐵山等地,穩定了遼東後方。
此次他也是隨多爾袞出征,在豪格部下。
命令下達之後,八旗兵訓練有素的成果立刻顯現出來,只見八旗騎兵迅速以鑲白和鑲紅兩顏色為界,一分為二,變成兩個部分。
而在他們急速變幻兩部的同時,他們中間又留出一定的空當,作為互攻互補的通道,以便兩部交叉攻擊,互相援助。
而面對曹文詔正是嶽託率領的一千餘鑲紅旗騎兵。
實際上曹文詔的騎兵只能勉強算得上是輕騎兵,因其常年在陝西、山西上與農民軍、蒙古騎兵作戰,所以貿易搶奪的戰馬用以臨時訓練騎兵,這些士兵雖說是精銳,但是相比較八旗來說並不擅長騎射,其主要戰術便是突襲、悍勇!
現在面對八旗騎兵這種正面攻擊極其強悍的騎兵,選擇正面硬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