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周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4章 計謀,帝王系統之明末爭霸,醉周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爾袞此人不可小覷,他年幼就追隨父兄征戰多年,並不是等閒之輩,我們要慎重”盧象升提醒道。

為將者,當胸有乾坤,縱使敵人百萬,亦不足為懼!

同樣也不能過分的對自己自信,對敵人蔑視,如此那就是愚蠢了。

大清多爾袞大營,此刻擠滿了眾將。

多爾袞此次出征雖然帶著豪格,但也同樣待著忠於自己這邊的兩員大將,騎都尉覺羅巴哈和石廷柱。

他們都是早些年追隨派太宗皇太極從後金到大清的將領,皆立下了赫赫戰功,如今皆任固山額真。

不過他們的來歷可不一樣,覺羅巴哈那是滿洲鑲白旗人,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十數年,戰功赫赫,也正因為如此,他在軍中和多爾袞相識,多爾袞屢次在危機的時候救他性命,因此他對多爾袞是忠心耿耿

另一位將領石廷柱來歷卻是差了許多。

石廷柱祖上是瓜爾佳氏,滿族八大姓氏之一。

在明成化間,他祖上叫布哈的,在明朝任職為建州左衛指揮。

布哈生阿爾松阿,在嘉靖年間襲父職、阿爾松阿生石翰,移家遼東,遂以“石”為氏。

石翰生子三個:國柱、天柱、廷柱

後來到了萬曆末年石廷柱為明廣寧守備,遭到努爾哈赤血腥屠戮政策,最後在多爾袞外公也就是烏拉部滿泰貝勒的聯姻下被保護,免於被殺和奴役的命運,歸降努爾哈赤後,隸漢軍正白旗。

所以石廷柱自從阿巴亥死後,一直感恩於多爾袞。

但是當時多爾袞兄弟年幼,石廷柱也只好不動聲色,默默的在軍中征戰建功。

其先後擊敗蒙古巴林部貝勒囊努克的反叛,在毛文龍被殺之後,不斷攻打東江下轄諸島,斬殺明軍上千,同時攻打明軍喜峰口、三屯營的時候也是建功頗多,深的皇太極信任,被任左翼固山額真。

不過這兩個人都是戰功赫赫,也都是固山額真,但一個是滿洲正白旗出身,一個是漢軍鑲紅旗,地位還是有差距的。

皇太極建國以來,因其軍中有蒙古人、漢人、女真人,組成雜亂,所以他重新規劃了八旗。

自從毛文龍被殺,他麾下的耿精忠、孔有德來投降以後,為區別滿洲八旗氣質,他命孔、耿所部使用白鑲皂旗幟,即白旗鑲黑邊,受皇太極直接統轄。

這也是第一次出現打著有別於滿洲八旗旗幟的漢軍。

隨後皇太極決定自己建立漢軍,下令從所屬的滿洲八旗的漢人壯丁中每十名抽出一名,組成一旗漢軍,這是皇太極組成漢軍的開始。

在他稱帝以後,皇太極又把漢軍擴為八旗。至此,漢軍八旗正式出現,所使用的旗幟和滿洲、蒙古相一致,即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

由於漢軍編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員都是旗人,也稱漢軍旗人,所以旗人不一定都是滿人。

但是清軍三大軍還是滿蒙漢的排名順序。

多爾袞此次率兵征討山東,便和皇太極要了這兩員猛將,雖然帶著豪格,但是這也是多爾袞建立功勳的開始,所以必須有身邊的人輔助才行。

按照多爾袞的計劃是依舊從三屯營為起點,騷擾京城,深入山西、山東劫掠。

單憑如此風聲鶴唳,也能使大明京師人心惶惶,同時給予錦州壓力。

事實也是如此,要不洪承疇也不會把吳三桂這悍將給調到京師來。

畢竟皇太極還虎視眈眈,洪承疇不可能一直分出兵來去京師長期駐守。

派出吳三桂,就表明他的立場,他還是大明的臣子,是忠臣。

隨意他不敢來京師覲見,但是他仍舊不想揹負罵名。

在接到探子的報告後二人立刻清點旗下人馬,隨時準備出發援助豪格。

他們行動也快,畢竟糧草的事情不需要他們擔心,每次入關,他們的糧草大部分都是劫掠而來,這也是百姓為什麼對他們深惡痛絕的原因。

京師地區再怎麼荒蕪,再怎麼幹旱,由於靠近都城,幾千人的軍糧還是輕而易舉就能籌備妥當的。

看著集結起來的軍隊,就等多爾袞一聲令下,其實他也在猶豫。

要不要去救,豪格可以敗,卻不能死,畢竟他是皇太極的長子,他死了,自己也難辭其咎。

憋了一肚子氣的多爾袞,在大營中對他們二人如此說道“接應豪格以後,你們就上參奏我,褒揚豪格,就說豪格入關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因我沒有能將全部兵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