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周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0章 勸降吳三桂,帝王系統之明末爭霸,醉周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自成攻下北京,放走崇禎,同時嚴禁任何兵士對百姓進行燒殺搶掠。
七天之後,李自成完全接管了北京。
待確定沒有反順勢力後,李巖和牛金星也不斷勸李自成早日登基,以名正言順,穩定大局。
李自成想了想,也該是,名不正,則言不順。
但是眼下,吳三桂這塊,還沒有訊息。
唐通不知道能不能勸降吳三桂啊。
而此時備受惦記的吳三桂正處在山海關總兵府後宅的客廳內,一幫明軍將領正推杯換盞,這裡麵包括了吳三桂,還他的許多親信童達行,方光琛,胡守亮,還有高第,等等。
也就是說這樣宴席上山海關上所有舉足輕重的的重要人物都在,而他們中間還有一個特殊的人物。
“唐兄,雖然如今你我各保其主,但舊情還在,你投降那李自成自然有逼不得已的苦衷,小弟也不會多說其他,但是我如此做,你也不能再對我說投降的話,否則就真的傷了彼此的和氣了。
今日咱們只喝酒,只談舊情,不續其他”。
吳三桂端著酒杯對宴席上中間端坐的一箇中年將領說道。
“長伯老弟真是爽快!我也想學你這般左忠誠良將,奈何,大勢所趨,我孤軍難以奮戰啊!”
坐在中間位置的中年人同樣不動聲色的端著酒杯說道。
“我等隨總兵敬唐將軍!”
原來這人正是之前居庸關投降李自成的唐通,此次正是來奉命勸降吳三桂的。
在原本的歷史上唐通立功心切,受李自成的命令前來勸降了,而且成功的勸降了吳三桂。
可現在歷史上面目全非,他來時候吳三桂爽熱情的招待了他,但是卻沒有答應他投降。
而且這一次吳三桂是從心底給拒絕了,不過表面上拒絕得不是那麼徹底,留有一定的餘地。
否則如果徹底的話,吳三桂沒有把握自己能擊敗李自成活下來。
而且現在他的位置十分尷尬,外有多爾袞率領的清軍虎視眈眈,內有李自成橫行,三方勢力,他處於中間,而且最為弱小。
山海關是抵擋多爾袞的最後一道防線,吳三桂不止一次的收到自己舅舅祖大壽的書信,讓他投降。
可吳三桂屬實猶豫不定。
看著眼前的唐通毫無顧忌的大吃大喝,吳三桂心中就福氣,畢竟如果自己下定覺醒投靠清朝了,就該砍他腦袋送給多爾袞了。
畢竟這傢伙首先是個叛徒,股災待在哪一方也都不受待見。
其實這一點唐通也明白,自己既然投降李自成,那麼要投降就得背上個惡名了,這倒是無所謂。
主要是他不怕吳三桂猶豫,但是就怕吳三桂堅定決心不投降。
自己畢竟槓桿把李自成這條線給搭上了,而且剛剛搭上,要想獲得重用,必須有所表示。
至於吳三桂能投降最好,即使不能投降,也要拖住他投靠清朝的步伐,其他的事等以後李自成大軍壓境時候,吳三桂自然也就沒得選了。
一幫傢伙正吆五喝六的喝酒呢,一名吳三桂的親兵走進來,趴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唐兄先喝著,小弟有點事情,暫時失陪一下。”
吳三桂放下酒杯說道。
唐通裝作毫不在意的點了點頭,隨即和高第幾個繼續喝起來,但是他的眼神確不斷的瞟向吳三桂離去的方向,心中的不安也越來越深起來。
吳三桂隨那親兵到了外面,一名部下早就在那裡等待,後者向他行禮然後說道:“大帥,祖大壽已經在偏廳等候”
“你說什麼?”
吳三桂難以置信地說。
這祖大壽雖然說是自己的舅舅,他現在卻是恥辱的標籤啊,投靠異族的叛徒啊!
自己見不見他呢,吳三桂猶豫的來回踱步。
其實多爾袞雖然切割了寧遠和山海關的關係,不斷的攻打山海關,但是作為天下第一雄關,卻令人望而敬畏。
雖然吳三桂屢次擊敗了來犯的清兵,但心中卻並不那麼痛快得意,因為在他的眼中至少現在他的仇人並不是清兵,而是現在正在北京城的大順軍。
金鑾殿上誰當皇上,即便是改朝換代,崇禎身亡,在他眼裡看來於與他也並無什麼干係。
只是自古英雄多難過美人關。
吳三桂也不例外,同多少英雄豪傑一般,倒在慾望和女色的腳下!
李自成畢竟是奪取了他心愛的女人,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