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部分,愛在硝煙下,天馬行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彼得不明白,為什麼頭兒對這個亞洲姑娘會有這麼深刻的感情,究竟是什麼吸引了他。但,也許這就是愛情,旁人無法理解,也不需要理解。一個眼神,一句話,便就是兩人緣起的地方。又是一句話,一個眼神,緣起成了緣盡。
科薩韋爾握了一下她的手,道,“我會給你寫信。”
她微笑,“我也會。”
***
眼睛一眨,科薩韋爾走了有三個月,現在是44年五月。即便是冰天雪地的蘇聯,也春暖花開了,戰爭有多殘酷,就算他隻字不提,她仍能感受到。
有一次,收到他從戰場上寄來的信,整張紙片都被鮮血染紅了,上頭的字變得模糊不清。當她拆開信封后,眼淚如同決堤的大壩,奔騰而下。這是他的血嗎?他受的傷有多重?會不會死?她不敢深思,將染血的信紙貼在胸口,抬頭望向遠方的天空,心如刀割。
她把自己所有昂貴的皮毛大衣都拆了,縫成手套護膝,和乾糧一起,隨信件寄過去。不管他能否收到,都載著她赤條條的思念之情。
他的信,哪怕只有短短几行,也能安撫她焦躁的心靈。唐頤把這些信件全都裝在一個小木盒裡,上面壓了一隻從教堂求來的十字架,也鎮著她的希望。
隨著時間地推移,東線上的潰敗越來越明顯,物資匱缺、將士疲乏,不管元首如何震怒施壓,仍然擋不住德軍撤退的腳步。就像科薩韋爾說得那樣,已經沒有希望了,只是在往火坑裡扔人,做最後的困獸鬥。
每一天,唐頤都在提心吊膽中醒來,她人微言輕,扭轉不了乾坤,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教堂,替他祈福。是戰爭,將她變成了一個虔誠的教徒。
也許是上帝聽見了她的禱告,科薩韋爾在信中突然提起,他接到了換防的通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