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未央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7章 蓄勢待發,最強羅成之橫掃天下,花落未央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確定之後,推古天皇便是聯合各方,令大軍向前進逼。

如今敵軍破了松關,以此類推的話,下一個進攻目標應該是在北木城了。這同樣是一座靠近海邊,且北地沿線的城池。

雖然如今還沒有得到確切的訊息,但從已知的情報中,依舊是能夠推測出這些東西。具體的事宜還得等到了地方再說。

雖然各方勢力選擇聯合,可依舊存在極大侷限性。他們依舊是有著各自的想法,恐怕和推古天皇所謀劃的相差不多,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可種種問題,依舊會在行軍途中體現,良莠不齊和心思不一。但推古天皇並未表現出什麼意見,反倒是顯得頗為淡定。

很快,大軍便是到了北木城。

各自駐紮之後,推古天皇尋來各方勢力仔細商議,她並不準備突然發難。現在搞事,無異於自尋死路,還得解決外敵才行。

其實嚴格意義上說,推古天皇並沒有輕視大夏,畢竟沉淵軍只有三萬人,她卻召集了十萬兵馬。已然是相當的重視了。

在此番商議中,推古天皇便是讓實力強悍的兩家頂在前方。他們算是先鋒,若是能夠擊潰大夏,自然也是他們的功勞。

而推古天皇則是率領大軍策應,眾人各司其職,還是比較穩妥了。就算前線當真出現問題,她也能第一時間派兵支援。

如今北木城已經被推古天皇佈置妥當,是他們的主場。豈能讓敵軍太過放肆,無論是各方首領,乃至於推古天皇都心存此念。

……

不得不說,推古天皇的猜測還是很準確的。

李靖果然是帶兵抵達了北木城附近,但其目的卻是有些不同。

實際上李靖抵達北木城周邊已有一段時間,只是他航行於海洋之間,並未貿然靠近只是夜間派出小船刺探訊息,知曉扶桑方面的舉動。

推古天皇前往平城會盟,一路上調集兵馬,速度其實是遠慢於沉淵軍的。如果不是李靖刻意為之,他們早就能拿下這北木城了。

對於李靖而言,在此攻城略地其實不是最終目的,現在就算打下來了他也不可能分兵駐守。必須完全擊潰扶桑的本土勢力才行。

是以李靖早就猜測到了,只要他接連施壓,必然能夠讓扶桑方面做出應對,到時候大軍聯合,反倒是他全力出擊的好機會。

別看沉淵軍只有三萬人,但他們都是訓練有素的燕雲精銳轉化而來。且艦船之上準備的火炮,時常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羅成研製出來的火炮,當然和日後的雷管之類存在相當的差距。可就今人看來,威力已經足以稱得上是天罰了,聲威驚人。

直接炸死敵軍,反倒其次,更重要的是樹立威勢,讓大軍更好碾壓過去。如果敵軍軍心動搖,那一場大戰無論人數差距幾何,結局都已註定。

而火炮恰好就能做到這一點,對於從未見過火器的人來說,那一下爆炸已經能夠讓他們蒙了,何況是一波連擊呢?

“看來敵軍果然中計了,將大軍集結於這北木城,正好讓我等一舉橫掃。”李靖不禁微笑,頗為自信的向諸將說道。

李靖已經給眾人分析過如今局勢了,接下來要看的便是戰鬥結果。但有著裴元慶坐鎮,無論如何也不會給敵軍反敗為勝的機會。

此番被李靖點為衝陣先鋒,裴元慶並不覺得意外,便是微微拱手道:“李將軍放心,此番出戰,定然讓他們知曉大夏神威。”

作為開國猛將,裴元慶的年紀並不大,正是熱血沸騰的時候。尤其是在面對外族時,更加充滿鬥志,絕不可弱國家之威名。

連突厥高句麗都要臣服在大夏兵鋒之前,區區扶桑又算得了什麼呢?裴元慶主動出手,已經算是給足了他們面子,未有半分輕視。

聽得裴元慶許諾,李靖微微點頭,說道:“裴將軍無需著急,想要擊敗敵軍再簡單不過,但要擴大戰果卻需要再等些時候。”

如今推古天皇率領兵馬初至,各方也都鬥志昂揚,如果給他們潑上冷水,再來狠狠地打擊一番,怕是能夠讓他們徹底失去抵抗之意吧。

就下關和松關的經驗告訴李靖,所謂的扶桑根本就沒有大夏士卒的信念。一旦遇見強敵,根本連反抗都沒有,便選擇了棄城而逃。

如果是在大夏境內,有人敢這樣做,恐怕羅成第一時間就會將之砍了。如此人物,將之留著又有什麼用處呢,無非是個笑話而已。

諸事皆在李靖預料之中。

雖然沉淵軍離北木城並不遠,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