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未央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五章 稱帝封賞,最強羅成之橫掃天下,花落未央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群臣商議,眾皆附和。

羅藝很快便將登基事宜確定下來。

確定登基之日後,羅藝便是令人將此訊息昭告於天下。

待時間漸轉,很快到了定下的日子。

此刻之北平城,為萬眾矚目。

登基諸事,羅藝自然準備就緒,如祭天入廟之類,按部就班的完成了。

在此之後,羅藝便是登臨早已興建好的大殿中,受百官朝賀。實際上在祭天之後,羅藝便已經是皇帝之身了,此刻乃是後續步驟。

坐在龍椅之上,羅藝身著龍袍,望著殿中群臣,難免有些唏噓。他不過是一武人而已,平生所求也只是自保,如今卻稱帝為尊。

天命難料,人生總是這般戲劇,但既然走到了這個地步,羅藝自不會輕言放棄。他清楚的知道,他雖為天下之主,亦要擔起相應的職責。

百官群臣皆是俯身行禮,羅藝將手微張,似乎在適應著說道:“今日朕登基為帝,諸位愛卿不必多禮,速速起身。”

“謝陛下。”

羅藝目光掃過,雖然如今的北平城比不得宏偉的長安城。但他相信有朝一日,北平定然會勝過長安,故國之都終將泯然眾人。

準確的說,如今的北平城已經改名為夏京,這天下亦為大夏。起自炎黃,傳承華夏,這便是在亂世涅盤後的新王朝。

面對此情此景羅藝自然心有波瀾,他緩緩吸了一口氣,沉聲道:“大夏建國不易,諸位愛卿皆是功不可沒,今日當封賞功臣。”

“宣旨。”

隨著羅藝命令傳下,身側一名宦官便是走上前來,手中拿著聖旨,念道:“皇帝詔曰……眾卿為國建功多矣……今當封賞……”

“徵西大元帥羅成……功勳卓著,南征北戰,掃蕩叛逆,有功於國,特命之為天策上將,為武官之首,有總率三軍之責。”

“且如今國家已立,不可沒有儲君,是以羅成孝德兼有,百官歸心,為社稷之故,今日立之為太子,當兢兢業業……”

在封賞名單中的,首位便是羅成,這是所有人都承認的事實。若是沒有羅成,羅家是否能夠坐擁天下都尚未可知。

畢竟李淵手中還有李元霸這張王牌,哪怕燕雲精銳眾多想要將之拿下也沒有那麼容易。可實際上卻是被羅成率大軍一波橫推,簡直不要太輕鬆。

對於羅成的封賞,百官自然是沒有異議的,若是羅成都不能讓人心服口服,還有何人能夠坐到這個位置上呢,怕是痴心妄想而已。

所謂的天策上將,武官之首,羅成自然是名正言順的。在武將之中,恐怕羅成的威望要比羅藝還高,這也是順水推舟。

雖然清楚這件事情,但羅藝顯然沒有計較的想法,反倒是他對羅成的看重,要遠超他人。正因為羅成的存在,他才能稱帝。

是以羅藝相信,待日後羅成繼承大統,必然也能帶領大夏走得更遠。至於其他的什麼,貌似也不是那麼重要,對於權勢的東西,羅藝並未看得那麼重要。

別看羅藝是武人起家,在對敵之時頗為兇殘,但他的性子並不急躁,乃是穩中有進。哪怕是坐上皇帝之位也不會急於求成。

至於太子之位,更是眾人預料之中。羅成原本就是北平王世子,羅藝如今登基,他的名號自然也得換上一換了,否則豈非名不副實?

嚴格意義上來說,羅藝只有兩個兒子,長子姜松乃是庶出。是以姜松並不具備爭奪太子的可能,何況他並不在意此事,早些定下來也是好事。

在聖旨宣讀之後,羅成連忙行禮拜謝。

當然了,這只是開始而已,自起兵到建國,這麼長時間的征戰,有功之臣數不勝數。哪怕很大部分人能夠私下封賞,但此刻要念出來的也有不少。

就像姜松,除了被羅藝任命為驃騎大將軍,更被封做晉王。作為羅藝唯二的長子,自然不會虧待了他,這也是當今天下唯一的一個王爵。

其餘群臣想要封王顯然是不可能的,羅成廢了好大力氣才一統天下,怎麼可能又安排人出去自尋煩惱。這也是羅成和羅藝商議好的事情。

在姜松之後,便是伍雲召等人出場,作為最早投效燕雲的一批人,羅成自然少不了他們好處。哪怕封不了王,也少不了國公的位置。

是以伍雲召被封為魏國公,雄闊海為盧國公,伍天錫為邢國公,秦瓊為翼國公,徐茂公為英國公,程咬金為宿國公。

其後的裴元慶,姚平,婁繼成等人,乃至於宇文成都這等降將都被封了國公。他們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