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未央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0章 再議地方,最強羅成之橫掃天下,花落未央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穩定高句麗的情況後,羅成在此留下駐軍,便是帶人回到夏京城。

大軍出征,全勝而歸。

但對於夏京百姓而言,似乎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自燕雲起兵以來,羅成便是戰無不勝的代名詞,是以此番獲勝歸來並沒有什麼好意外的。

羅成既然歸來,那榮留王等俘虜亦是被帶了回來,羅藝抽空見了一面。這樣的俘虜沒有斬盡殺絕的必要,但放虎歸山同樣不可能。

因此羅藝隨便給他封了個官職,便是將榮留王留在了夏京城中。這已經是極好的結局了,畢竟沒有淪落到身首異處的程度。

榮留王也是個知足的人,從在平壤城被俘虜開始,他就知道自己不再是所謂的高句麗王了,連高句麗都滅了,他又算得了什麼?

這個時候心存僥倖是沒有必要的,榮留王很是心知肚明。如果他還妄圖捲土重來,恐怕下場會無比之悽慘了,這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而且榮留王自平壤城來到夏京,終於是認清了高句麗和中原王朝的差距。其他的地方不說,單單是夏京城這一處,就給人極大震撼。

榮留王看得清清楚楚,此刻的夏京城是那般壯觀,平壤城與之比較,完全是天壤之別,這差距讓榮留王不想說話,很是唏噓。

自羅成出兵以來,夏京城的建設就一直在持續,雖然到現在也還沒有完工,卻已經初具規模了,單以此而言,甚至比長安城還要宏偉不少。

最重要的問題在於,雖然夏京城的規模起來了,花費的錢財卻是讓人瞪目結舌。尤其是知曉這方面的,完全想象不到,損耗竟然這般低。

這就是羅成推行新式材料的好處了,使用起來便捷是一方面,同時成本也要比耗費人力長途運輸低了不知道多少。

可以想象,以這樣的進度持續下去,待到明年差不多就能完全建好了。到時候的夏京就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大城市。

當然了,這不是羅成關注的重點。

此番征討高句麗,態度是一個方面,羅成同時也想以此立威。隨著天下逐漸安定,各路牛鬼蛇神也將慢慢跳出來。

雖然各路反王都被羅成錘老實了,現在都自覺的待在夏京城中,不敢輕舉妄動。但他們並非是造成天下紛亂的主使者。

楊廣為何會敗得如此悽慘,不得人心只是其中原因之一。最大的問題莫過於地方的基本制度,眾多地主之流,給中央集權造成了相當的麻煩。

在天下各處,所謂的宗族乃至於世家地主,他們都是不穩定因素。只要這個基本調不曾改變,那最終的局面也不會發生多大變化。

然而如今已經不再是此前的大隋了,更不是原本的大唐。而是羅成率領燕雲精銳征戰四方,最終建立起來的大夏。

所以羅成並不想讓這種事態繼續保持下去,直接一刀切顯然是不靠譜的。可什麼也不做顯然也不行,必須要採取合適的方法,將這種局面改變。

如果始終讓大量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身上,而底層的人民又沒有晉升的途徑,那這個社會就將如同一潭死水般,毫無生機。

若是在後世,其實情況也差不多,大量的財富集中在少數精英手中。可底層的晉升途徑並沒有阻斷,他們依舊有著機會,雖然限制很多,卻不至於全無機會。

可現在卻不同,被地主佔據的土地,並未成為可流動的財富資金。那些被捆綁在農田之中的百姓,更是完全無法脫身改變,一代為農即世代為農。

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好的,當所有人都被束縛在農田之中,羅成的計劃就完全無法推行。因為沒有足夠的自由勞動力,各地方勢力也將形成頑固的阻礙。

是以在擊敗高句麗歸來後,羅成便是找羅藝商量了此事。二人都是知道變通,若是長此以往下去,恐怕不是什麼好事情。

對於羅成的想法,羅藝還是頗為贊同的,他並非正統文人,乃是軍功起家。因此他知道地方百姓的難處,若是不將之破除,恐怕大夏也免不了要步隋朝後塵。

地方勢力太過強大了,哪怕平日裡零碎,可一旦被人整合就是一股極強的力量。就算是中央掌控相當的武力,也會對局勢造成相當影響。

而現在大夏立國不久,各處皆為之臣服,若是不趁這個時候將問題解決,日後就將越發的根深蒂固了,不是什麼好事。

於是羅藝坐在龍椅之上,微微點頭說道:“此事確實要想辦法解決,但若是朝廷頒佈命令,地方陽奉陰違的話,恐怕也是不妥。”

羅藝多少有些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寸玉難斷

女武神安娜

狙擊天才

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