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未央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3章 勢如破竹,最強羅成之橫掃天下,花落未央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李世民率軍迎擊羅成,他自然不願在此殞命。
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恐怕無人會心甘情願的受死。哪怕此刻情況對衙門不利,李世民依舊是求生欲爆棚,不敢有半點放棄之念。
其他雜七雜八的想法沒有意思,無論北境是否陷會落,他此刻最緊要的還是保全自己和李元霸。哪怕是這些士卒也同樣無關緊要。
李世民自身的不敢當然能夠理解,可李元霸的作用卻比他大得多。正因為有著這個武力的威懾,羅成才不敢肆無忌憚的橫推過去。
可如果沒有了李元霸,那羅成必定能夠率軍長驅直入,根本就沒有人能夠擋得住他。這是很現實的一點,李世民毫不懷疑。
也幸好李元霸聽從李世民之言,方才及時撤退,否則就不是受一點傷的事情了。在千軍萬馬之中,個人實力固然能夠匹敵。
可如果敵軍之中同樣有著實力彷彿的大將,那些尋常兵將同樣能夠發揮作用。只要讓李元霸稍一分身,必然會陷入完全被動之中,直至殞命。
所以說,此刻最關鍵的地方還是跑路。
只要保全二人,諸事還有希望,若是連李世民同李元霸都涼涼在此。再多的說法也只是一個笑話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雖說李世民已經成功帶人衝殺出來,可是從身後的聲音他能夠知道,羅成已久在帶人追趕,他們還沒有脫離危險。
況且此刻李元霸已經受傷,繼續回去硬剛也不可能了。李世民回身看了兩眼,奮然下令,大軍疾速撤離,往南方而去。
其實此刻的李世民心中已然有所猜測,既然羅成已經算到這一步,不可能在東境毫無動作。說不定此前李世民安排的兵馬,已然陷入困境之中。
然而李世民今日方才抵達,哪怕身後還有信使也沒有這麼快到達。他現在只能一面撤退,一面等待自家的訊息傳來。
其實李世民心中很是無奈,李淵將戰事交給他好幾次了,卻接連失敗沒有勝果。此刻他能夠做的,也就是儘量穩定局勢回去稟報李淵。
相較於羅成的實力,李淵只會比李世民更清楚,到時候責任倒不是什麼大事。只是這結果,恐怕要朝著他們不願看見的方向發展了。
考慮良久,李世民他們並未停下腳步,直至身後完全沒有了聲音,才逐漸休息。而到此刻,原本的五萬精騎此刻竟然只剩下不足一萬人了。
剩下的兵馬,要麼在大戰之中被斬殺俘虜了,要麼就是在混亂之中失散了。可不管怎麼說,李世民此番突襲中計,損失無比慘重。
對於這個結果,李世民自然有些凝重,畢竟這都是李唐最精銳的那批士卒了。這才不到一日時間,便損失如此之大,怎麼可能波瀾不驚?
若是羅成的驍龍軍損失五萬,恐怕他就要當場暴走了。這支軍隊不只是他的底氣和實力,同樣也是羅成極為看重和珍惜的副手。
像包括姚平等人在內的老驍龍軍,都是追隨羅成已久的老部下了。如果他們當真隕落在敵人手中,羅成勢必會替他們報仇雪恨。
至於報仇的具體程度如何,就要看羅成究竟被激怒了幾分。就算他是後世穿越而來,在真正的暴怒之下,也未必就不會開啟屠城之事。
誠如元朝時期,蒙古大軍一路橫掃,直接打到了歐洲的地盤。他們在路途之中,屠城了不知道多少次,完全就是家常便飯一般普通。
而在李世民稍微鬆了口氣的時候,東境的困難終究是發生了。
……
正如李世民所想,羅成既然帶兵前來截擊,怎麼可能不在東境留下後手。
雖然羅成帶走了五萬驍龍軍,可此處依舊留下了十萬燕雲精銳,再加上婁繼成統帥的五萬驍龍軍,這股勢力的的兇悍毋庸置疑。
尤其是婁繼成及其手下的驍龍軍,無論羅成是否在此,都無人能夠忽視他們的存在。因為那些膽敢輕視驍龍軍的人,早就涼透了。
既然羅成不在,軍中事宜自然是由姜松來決定。
而姜松此前已經和羅成商議出了結果,他們便要趁此機會長驅直入。李唐不是想要拖延時間嗎,那他就讓李淵知道什麼叫做侵略如火。
此刻姜松召集眾人商議,他目光炯炯,說道:“方才已經確定訊息,李世民率軍北上,如今正是我等用兵之時,務必要一鼓作氣將之拿下。”
其實對於此事,眾人並無懷疑,因為羅成都已經率軍離去。難不成羅成還會不驗證訊息真假就貿然動手,顯然是不可能的。
畢竟大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