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未央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7章 化整為零,最強羅成之橫掃天下,花落未央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羅成以雷霆之勢橫掃李淵一路兵馬。

雖然羅成佈置的防線十分嚴密,但終究還是有漏網之魚。他們倉皇失措而逃,全然顧不上其他,才將訊息回稟,亦是給李淵反應的機會。

李淵聽聞此事,先是神色微變,隨後就反應過來。貌似這算理所應當的事情,當初在中原之地,全軍覆沒的事情發生過太多次了。

面對羅成,李淵並沒有太多僥倖心理,他很清楚自己面對的什麼敵人。所以從開始他就表現得很是警惕,甚至特意派人去吩咐這支兵馬,讓他們及時撤退。

然而李淵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在羅成的安排佈置下,三萬兵馬近乎全軍覆沒,逃回來的小貓兩三隻,反倒是像個笑話。

不過李淵也並未因此驚懼,雖說羅成給他留下來極深的陰影。可他的心智是要遠勝於常人的,若不是他有著如此能力,安能走到這個位置?

先前李建成已經被李淵派遣往西境平定叛亂了,此刻他便是派人將謀臣和李世民召集過來。李元吉他是不指望了,讓他閒著就行了。

對於李淵來說,這場大戰是關乎李唐存亡的戰鬥。先前的長安城之戰,他還有一線生機,能夠往其他地方跑路,可到現在這個份上,卻沒有那麼簡單了。

在這西域之地,李淵本來就是倚仗強權鎮壓,若是再失去基本盤,他很難再度興起了。因為他手中最為嫡系的力量在不斷消磨。

如果李淵手中親信大軍沒得七七八八,哪怕李元霸尚在,也難以改變大局了。所以這場大戰,李淵並沒有多少僥倖心理。

過不多時,眾謀士就來到殿中,李淵目光掃過,隨後將情況介紹了一番。都到這個份上了,沒有必要刻意隱瞞,眾人正好商議。

說起羅成,只要是隨同李淵從中原過來的,自然是聞名心驚。他們很清楚當初李淵的實力何等強盛,又是無比尷尬的敗落在羅成手中。

可以說羅成的威勢,早就讓這些人膽戰心驚。若非李淵表現得十分鎮定,恐怕不少人就會在此刻提議趕緊跑路了。

然而李淵的身份畢竟和他們不一樣,如果此刻奔逃的話。其他人倒是沒有什麼問題,可是李淵本身的威信必定會盡數掃地。

於是李淵神色微凝,沉聲說道:“羅成動手比我等料想得快了太多,竟然這般迅速就滅我一軍,此後應敵恐怕更加困難。”

或許是有人從李淵話中聽出了些許不堅定的感覺,正準備開口勸說,李世民卻已經向前一步,說道:“敵軍聲勢浩大,自大夏強逼而來。”

“如今我李唐立國西域,精兵強將眾多,可若是坐以待斃的話,恐怕形勢會陷入更為危急的境地。以兒臣之見,如今絕對不能按兵不動,而應該主動出擊。”

李淵對李世民向來都極為信任,此刻聽聞之後亦是皺眉凝思。他該做出什麼選擇,意味著這場大戰要按照什麼軌跡進行。

可以無比肯定的說,李淵接下來的話,會決定這一場大戰的走向。無論是成敗興亡,皆由此刻決定,所以他不敢輕視,更不敢貿然。

李淵當然是有大氣魄的,若是連這點能耐都沒有的話,他如何會選擇騎兵呢?可同時他又是極其謹慎的,不敢有些許大意。

畢竟李淵在羅成面前吃的虧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考慮一件事情,必然會盡可能的想周全。免得給羅成可乘之機也給自己找麻煩。

是以考慮之後,李淵再度將目光拋向李世民,朗聲說道:“大夏軍隊精銳無比,我大唐兵馬固然不弱,可強行與之一戰,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

李淵終究還是擔心的,先前的教訓已經讓他無比深徹的認識到了羅成麾下兵馬的強悍。哪怕他一直操練西域兵卒,卻也沒有正面迎敵的自信。

原本在李淵的考慮之中,是構建防線來做拉鋸持久戰,不給羅成速戰速決的機會。待其後方出現問題,就是他們反敗為勝的機會。

為何會有如此想法,自然同大夏建國時間有關。在李淵看來,這兩年時間,乃是大夏恢復的時間,想要安穩各地,必然會消耗眾多底蘊。

也就是說,現在大夏的天下固然是暫時安穩了,但其卻未必有著持久戰的能力。最起碼作為地頭蛇的李淵會擁有更好的後勤支撐。

昔日的大隋為何能夠順利平推南陳呢,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楊堅奪取皇位,同時也繼承了北周強悍的實力。

這個時間,大隋並未發生太多戰亂,可以說是以和平過度的方式進行著。所以才能將此前的大部分實力傳承過來,而不是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寸玉難斷

女武神安娜

狙擊天才

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