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菸屁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6章 立儲 封王,三國第一保鏢,最後的菸屁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司馬家被集體斬首的那一天,天上下著大雪。
司馬防跪在行刑臺上仰頭望著天空,任由雪花飄落在臉上化作水,不知道什麼時候他甚至都沒有感受到疼痛就失去了意識。
而此時的司馬懿正蹲在皇宮的一間柴房裡壓抑著憤怒無聲的嚎哭,每日被欺凌,被毒打,這種生活讓他覺得自己實在難以熬下去了,可是他必須要熬下去,他必須撐下去,必須要苟且的活著,他不甘心就這麼默默的死在皇宮中一個無人問津的角落裡。
他之所以決定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的原因是因為他聽到了一個訊息,皇帝要立劉成之子劉熠為皇太弟。
司馬懿很喜歡打聽訊息,特別是朝中權貴們的訊息,他還是太學生的時候就常注意這些,還讓家中店鋪的夥計留意市面上的訊息,這對他判斷局勢有幫助,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這麼做了。
據他所知,護國公劉成有四子三女,這個劉熠不是長子,不到三歲,是劉成跟華陽夫人所生,華陽夫人的來歷很神秘,數年前民間從未有過她的傳聞,她似乎也是突然出現在劉成身邊的,讓司馬懿感覺很奇怪的是劉成為何不讓他與大喬所生的長子劉裕做皇太弟,而讓劉熠這個妾室所生的兒子做皇太弟呢?
司馬懿覺得這是他的一個機會,他決定跟劉辯拼下去,看誰活得久,如果他能把劉辯拼到死去,等到皇太弟劉熠繼位,那時他就有機會了,如今他只能隱忍、隱忍、再隱忍。
當劉辯頒詔宣佈把劉成之子劉熠立為皇太弟的訊息公佈出來的時候,整個朝堂都驚呆了,在長安的不少宗室雖然表面上不能反對,但心裡都有些不滿。
論血緣,這些宗室與劉辯的血緣關係要比劉熠與劉辯的血緣關係親得多,皇帝卻選擇了劉熠和不選擇他們,也難怪他們心懷不滿,但他們卻不能表示不滿,誰讓劉成權傾朝野呢?
在朝會上,有幾個老臣站出來表示了一下象徵性的反對,他們認為皇帝還年輕,有太多的機會可以讓妃子們誕下皇子,現在就立皇太弟是不是太早了一些?萬一日後皇帝有了自己的皇子了,現在皇太弟劉熠該怎麼辦?難道要廢了劉熠再立劉辯的親生兒子?
跪坐在上面的劉辯聽了幾個老臣的反對理由,說道:“這幾年諸卿不是一直說一國不能沒有儲君嗎?朕既然現在沒有皇子,朕就立一個宗室子弟為儲君,這難道也不行?至於日後,日後的事情誰知道?日後有了皇子再說吧,這件事情就怎麼定了!”
劉成站出來抱拳道:“陛下既然已下定決心,臣也不好說什麼,不過小兒年紀尚小,還需留在母親身邊撫養長大,還請陛下體諒一二!”
劉辯點頭笑道:“這是自然,代朕向華陽夫人問好!”
“是,陛下!”
劉辯問道:“諸卿還有何事嗎?”
有議郎吳通站出來行禮道:“啟奏陛下,如今大司馬之子被立為皇太弟,而大司馬卻又僅僅只是公爵,兒子比生父的爵位都高,這似乎不大妥當,說出去也不好聽啊!”
劉辯皺眉道:“那依你之見當如何?”
“回陛下,微臣認為當給大司馬提升爵位,雖然高祖皇帝曾說非劉姓不能封王,但大司馬卻不在不能封王之列,大司馬本是劉姓宗室。這幾年來,我朝在大司馬的治理下國力漸強,先擊敗西羌、又收服西域諸國,疏通絲路、擊敗袁紹、北滅鮮卑,經過這些文治武功逐步提升了朝廷的威望,使得諸侯不敢妄動,也不敢再隨便忤逆朝廷,以大司馬的功勞,封王已是綽綽有餘!”
群臣頓時議論紛紛,朝堂上傳出如蜜蜂嗡嗡的聲音。
有人立即站出來附和道:“陛下,以大司馬的功績,當受封王爵!”
“臣附議!”
頓時嘩啦跪下去一大片,就算有人不情不願,此時也不能顯得太過格格不入,也都緊跟著跪了下去。
劉辯此時已經無所謂了,王爵就王爵吧。一般都只封皇弟和皇子為王,封宗室為王的很少,如今的宗室藩王都是繼承下來的。
劉辯道:“皇叔的功勞的確可以封王,既然諸卿都贊同,那麼這個王爵總得有個名號吧?”
議郎鄧通立馬說道:“陛下,既然當今朝廷乃是由大司馬主政,不如就封大司馬為攝政王,以攝政為名封王爵,名正言順!”
群臣又一起下拜:“臣等附議!”
“那好,就封大司馬劉成為攝政王,總攝朝政!”劉辯抬手下達了旨意。
“陛下英明!”群臣又是一聲高呼。
其他人都起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