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部分,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來在科學與技術、文學與教育、國家行政與公用事業制度各方面都取得高度成就,人口繁庶而且富有活力,幅員廣闊,土質肥沃,在物質、社會與精神方面資源豐富,在農業方面有高度發展,德國人民有良好的德性與宗教心,勤勞儉樸,進行工作時有毅力、有耐心、而且富有創造精神;如果有任何國家可以認為有建立雄偉工業資格的話,那就是德國。
當農業的潛力已經發掘殆盡,我們只有把更多的精力轉向工業才能獲得進一步增強,從而創造更多的財富,吸收更多的就業人口。
我已經欣喜的看到,德國優秀的工業家們正在在一種並不充分的關稅保護之下,日復一日的積累著力量。
過去的一年,我們的硬煤炭產量達到創紀錄的4000萬噸,鋼產量超過350萬噸,這兩個數字都是歐洲大陸之冠。不過在和大不列顛的同行比起來,我們差距依然巨大。
但是,我相信這個差距是可以用時間逐漸彌補的,也許三十年,也許一百年,而要想縮短這個時間的長度,唯一的辦法就是採取更為有利於工業發展的政策。
對此,我的看法是,首要的一點在於降低成本,其次在於拓展市場。
在我未來的任期內,我願意著力解決威斯特伐輪、薩爾、魯爾乃至西里西亞的礦業工人短缺問題,進一步在歐洲大陸建立一個由高效鐵路連線起來的共同市場——正如我們在國內已經完成的那樣。
我相信,當一條柏林至康斯坦察的直達鐵路建成時,我們的工業品會徹底開啟巴爾幹乃至黑海沿岸地區的市場。而威尼斯-蒂羅爾鐵路的建成會使我們的煤炭和鋼鐵製品在義大利乃至地中海沿岸的獲得良好的銷路。此外,波蘭的鐵路改造和未來的十年規劃已經在逐步實施中,當這些高密度的鐵路和我國東部鐵路連為一體,那麼德國和波蘭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共同市場。
當上述情形均已達成之時,我相信,正如歐洲糧食價格在但澤的維斯瓦河碼頭上決定,未來歐洲的煤炭和鋼鐵價格將在科隆的萊茵河碼頭上決定。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當美國在1891年,法國在1892年以及俄國在今年年初相繼大幅提高關稅稅率時,我不得不悲觀的看到,這個世界正在進一步走向重商主義的邊緣。
對此,我們除了加強我們在工業方面的實力外,還應著手於對原料產地的培養,儘管這在目前看來是難以取得效益的。
曾經有人認為對德國殖民事業來說,美洲的熱帶地區不及北美的溫帶地區為有利;我們絕對不能贊同這樣的意見。我們對於北美洲這個地方是非常愛慕的,我並不諱言,作為一個德國移民,就他個人來說,他帶著微薄的資本,到北美洲西部去創業時,的確有較大的成功希望,我對於這一點很難否認,也不願否認;但是儘管如此,這裡仍然不能不說明我們的意見,我們認為向中美和南美移民時,如果領導得好,並且大規模進行,那麼站在國家的立場上看來,比向北美移民對德國的利益要大得多。
如果在北美的移民發了大財,這對德國又有什麼好處?就他們個人來說,他們同德國國家的關係就此永遠脫離;就他們的物質生產方面來說,德國也只能希望從中得到一點細微的收入。如果有人認為德國人在美國內地久居以後,可以保持德國語言,或者說是過了一個時期以後,也許可以在那裡建成純粹的德意志聯邦;這完全是夢想。
不論哪一個國家,在語言、文學、行政與立法這些方面總會發生同化作用的,尤其是美國。不論現在生活在美國的德國人有多少,可以肯定地說,其中沒有一個人的孫子、曾孫將來會喜歡德語而不喜歡英語的;這只是由於一個極其自然的原因,在一切有教養人士的口中,在文學、行政、立法、司法以及各行各業中所使用的都是英語。過去法國的新教徒加爾文派在德國,以及法國人在路易斯安那所發生的情形都是這樣,德國人在美國能夠而且勢將發生的情形也是這樣。
他們出於自然趨勢,是一定要同人口中的主流混合在一起的;他們有的與同國人相處得親密些,有的疏遠些,但是遲早總是要與當地人口中的主流合而為一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皇帝陛下在兩年前允准了我國在南美洲領地的建立。
經過馬克西米連伯爵和德國外交人員的努力,這一領地在去年進一步擴大,乃至於延伸到太平洋沿岸。
雖然當地的殖民事業依然存在很大困難,而且在未來數年之內都難以獲得回報,但是從長遠來看,現在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基於猶太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