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部分,煙靄九重城,攝氏0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醫走後,寢宮內恢復了安靜,易楊望著床上方荀慘白如紙的面容,心口痛到了極處,一拳險些將床梆打斷:“陛下,您這是何苦呢?”
左紹和冷冷地瞥他一眼:“陛下絕不會是為了那小子!”
易楊喃喃道:“陛下心性本就固執。。。。。。”
隱衛頭子不耐煩地打斷他的話:“便是心性固執,也不會為了一個情字自絕性命。”
易楊默然不語,心情卻有些飄忽,恍然記得方荀曾對自己說過,他與先帝一樣的固執。。。。。。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罷罷罷,但願先帝在天之靈保佑陛下,相信黃需一定能夠想出辦法,除此之外,易楊抖了抖。。。。。。只能聽天由命了。。。。。。
自那日昏厥醒來,方荀似乎恢復了平靜,每日裡照常上朝批閱奏章、處理國事,原本安置蔚緦的水庭再不曾去過,好像由心裡把那個曾經愛戀至深的少年遺忘了一般,從未提及。
隨著方晏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左紹和帶回來關於賢王的訊息卻漸漸變少了,方荀明白雖然華府與太妃忙得火熱,賢王卻是一直在暗中打壓,故而實在沒有必要繼續在賢王身上浪費時間。
到這時候,方荀已經抱了必死之心,連遺旨都自行寫好封在傳位金匱裡,下旨時身邊沒有一個人,旨意裡究竟寫了什麼誰也不知道,便是太監總管蘇文也只看到早已鎖緊的密封金匱。
黃需再也不敢隨便離宮,除去購買藥材,其餘的時間都在藥舍裡忙活配藥,方荀的身體越來越差,若非太醫想盡方法用藥吊住,只怕早就臥床不起了。
方荀越是平淡,易、左二人越是痛苦,他們已看出了皇帝的心思,這麼多的安排,方荀是真的不想活了。
可是,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易楊尚能忍得住,左紹和卻沒辦法不聞不問。誰知甫一開口,皇帝便即勃然大怒,怒斥左紹和不知尊卑,目無君父。這帽子扣得可是太大了,連易楊都沒想到皇帝竟然不管三七二十一替左紹和套上這麼一條罪狀,幸好其時在場的只有三人,若被外人聽見,只怕又生閒話,到時皇帝就算後悔了、不想處罰左紹和都不行。
半年也就這麼看似平穩地過去了,潛在華府的隱衛帶回一個人,方荀見著這個人後,許久不曾勾起的鬥志突然被掀了起來,當即頒下一道旨意派蘇文送進賢王府去,令賦閒半年的賢王恢復早朝。
縱然朕活不長了,朕也不能讓你平平穩穩地繼承朕的位子,總也要讓你著著急上上火。。。。。。晏弟啊晏弟,你的這些外戚,朕來幫你肅清吧!讓他們統統去陪朕,你以後做事才會更方便,至於緦緦。。。。。。皇帝心裡已有了另一種打算。
看到方晏奉旨上朝,方荀一點也沒感到驚訝,二十多年的兄弟感情,他相信賢王不會違揹他的旨意,其實也有些好奇,他一直想象著弟弟挺個大肚子來上朝,底下那些官員到底會有什麼反映,卻再不曾料到方晏居然狠心束腹。立在朝堂上的賢王俊秀飄逸,身材挺拔昂然,雖然稍稍胖了些許,並不見半點臃腫,這讓方荀覺得很是驚訝。
不過,驚訝到此為止,方荀估摸著差不多時候了,衝著蘇文輕輕點頭,大太監會意,轉身進入內殿,百官尚在猜測之中,便見太監總管領著一箇中年儒生走了出來。
那儒生很是鎮定,對方荀行禮後,一番話侃侃而談,頓時滿朝譁然,誰也不曾料到華氏居然膽大至此,找了個人意圖偽造先帝遺旨,伺機奪位。
這一下變故打得方晏措手不及,那儒生當場揮毫,筆跡與當年先帝的字一般無二,百官尚在驚懼之中,隱衛首領左紹和已奉召進殿,將從華府秘密搜來的證據一一呈列,坐實了華氏圖謀篡位的罪名。
方晏覺得眼前一片昏花,子枚的動作太慢了,皇帝畢竟是皇帝,皇帝若是真正計較起來,天下誰能與之交手應對?眼睜睜在朝的孃家親戚被押下大殿,方晏微微閉了閉眼,一陣暈眩險險栽倒,幸好蕭彤華見他臉色不對,及時走到他身邊將他扶住。
該押下去的人都押下去了,文武官員一個個噤若寒蟬,方晏怔怔立著,抬眼望向玉階上的皇帝,驀然覺得從小一起長大的兄長恁地陌生,那個人也許早就不再是他的哥哥了,從始至終他都只是一位掌握天下人生死、高高在上的君主。
皇帝沒有說怎麼處置賢王,也沒有說宮裡的太妃該如何法辦?可全朝廷的官員都明白了賦閒半年的賢王突然出現在朝堂上的深層次原因,原來皇帝是故意讓他來的,讓他看著自己的親戚一敗塗地。
終於,一名武將站了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