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笑流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善智而不善力,與道有緣,淺笑流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刻張若塵心中光華綻放,無數以前想不明白或者沒有想到的在這一刻,被張紫陽的劍法給點到,一點就通。

張紫陽所施展的這些劍法,其實張若塵的師父都是教過的,但人的精力有限,是以張若塵沒有怎麼去修行,但秉承著認真修行的理念,這些法張若塵還是當成知識儲存在下了。

而這些積累的知識雖然平時用不到,但它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你永遠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會忽然發揮作用。

現在,就是發揮作用時候。

這種情況,在中古時期之前,還有一個籠統而又模糊的說法,那時的人們稱之為“頓悟”。

只不過當時的人們都沒有去深入探究,他們只是用“玄之又玄”“可遇不可求”之類的說法去敷衍自己。

但在當今修行界有了一個更為權威的解釋令人認可,那便是人在平常之時,將所見所聞,所學所修很多知識記在了腦海裡,但其中能用的不多,只有一小部分被人所常用,變成一個常態。

但剩下更多的知識哪去了?

因為不常用,是以那些知識有的會隨著時間慢慢的遺忘,而有些則深入了記憶的底層隱藏著。

這些知識,並沒有被徹底遺忘,所以它們有可能在某一天,受到外界的干擾,從而再次想起,並且因為想起的時候與外界因素進行了對比,會產生一個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通俗一點的就是“原來如此,我懂了”“今日證悟,吾道已成”之類的。

當然,在如今的修行界,已經沒有人會為了所謂的“頓悟”,去盲目的試劍天下,然後還美其名曰說什麼“生死之間有大恐怖,恐怖之中有機緣”、以及“富貴險中求”的傻子了。

人們都知道,這個所謂的頓悟,與自身知識的積累以及思維意識有很大的關係,知識積累的不夠,大字不識一個,修行的基本常識都不通的人,他“頓悟”的機率,太低了。

你能想象一個連一個燒餅加一個燒餅不等於三個燒餅的人,突然一個頓悟,悟出太上道尊的《道德經》嗎?

那根本不可能!

就算他頓悟,那也只是悟出“一個燒餅加一個燒餅等於一個燒餅”。

因為被他吃了一個。

可能,他還會舉一反三,悟出“一個燒餅加一個燒餅等於沒有”。

因為他可以吃兩個。

而除知識積累之外,頓悟還有很多方面的偶然與必然,其思維意識的執行還有有足夠的活『性』。

何為活『性』?

靈活多變,不拘一格。

通俗的講,就是敢想、敢做、敢求知、敢驗證!

其實在諸天萬界之中,還有一類很有意思的修士,他們不同如今神州天地的修士,他們的修為並不是自己修行得來,而是透過信仰他們的“真神”或者“主”,然後由他們“真神”賜予他們“恩賜”獲得的力量。

不用努力修行就能得到力量,聽起來是很美好。

但那些的人最為可悲的,因為他們的一切都是由“主”給予,就像一群家畜一般被人所圈養。

曾經也有神州的前輩於心不忍,想幫他們,但最後多半是以失敗告終,不是那些前輩打不過那些所謂的“真主”,而是敗了給了“人”。

那些人的骨子裡,思維已經定式,哪怕是有人將真理擺在了他們面前,但只要是他們認為和他們的“主”說的不一樣。

那你的真理就邪魔歪理,是異教徒。

是以對於思維沒有活『性』的人,不可能“頓悟”,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沒有去思考,沒有去悟!

哪怕是他們被別人『逼』著,去悟出了新的東西,他們依舊會把這悟出的東西給自我否決。

其實這樣的人,在這個時代也有,只不過是被時代大勢給掩蓋過去了而已。

而“頓悟”第三點,那就是新的資訊。

因為新的資訊對自己的意識記憶起了作用,導致思維模式、思考方式發生變化,而思考是一個鏈式反應,是以便自己腦海就有一連串的知識,不管是常用的還是擱淺在腦海深處的知識被搜刮出來,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等一系列處理。

張若塵的知識積累本來就足夠,至少現在是足夠的,因為張紫陽所施展的法,都是半步通玄法,很多都是自己曾經學過的。

而思維意識的活『性』對於現在的張若塵來說更不是個問題,如今他已然道心通明,並且還達到了念生毫芒的地步,再加上此刻這種類似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白衣妖僧下山,禍亂江湖

冰糖撞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