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居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七章 科學鬥士王萌菊,四號別墅,逸仙居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惡魔之花的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但是王萌菊博士對它的好奇心卻愈發強烈,一戰期間,她試圖研製出可以解開惡魔之花毒『性』的解『藥』,但是做了上萬次實驗均以失敗告終。

大夥兒看到這,不禁長吁短嘆,看來這個病真的是無『藥』可治了,這個病人已經垂垂待斃了,真讓人感到惋惜!

突然,史密斯眼睛一亮,指著書大喊道:“還沒完呢!你們繼續往下看!”

此言一出,大夥兒心中的希望之火又瞬間點燃,趕緊聚精會神地繼續看下去:

不過,王萌菊博士在研製解『藥』的過程中並非一無所獲,她先後配製出了三種解『藥』,此書將其秘方記載下來,以供後世醫學發展所用。

翻到下一頁,便看見了三種解『藥』的配製方法,上面還有惡魔之花的化學式結構及幾張珍貴的照片。

這個結果頓時讓大夥兒喜出望外,這正是他們所期盼的!上面的化學式結構和他們檢測到的一模一樣,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再往下看,他們又立刻轉喜為悲,原因是這三種解『藥』的『藥』『性』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

他們先看第一種解『藥』的配製方向,結果意外發現這個方法和他們現場研究出的配製法基本吻合,看來王萌菊博士早就‘捷足先登’了,但遺憾的是,第一種解『藥』的『藥』效只能維持極為短暫的一天到三天,一旦『藥』效失去則病情會繼續惡化。

第二種解『藥』是一種藍紫『色』『藥』水,這個『藥』效持續的時間比第一種的要多一些,可以保證患者在一個星期內不會發作,但結果還是一樣,『藥』效一旦失去病情繼續加重。

第三種解『藥』是一種淡黃『色』『藥』水,『藥』效可以維持兩個月,這是王萌菊博士最好的研究成果了。

大家趕緊找出紙筆,一邊把第三種解『藥』的配方記下來,一邊繼續往下看,以下是記載王萌菊博士的生平:

王萌菊,女,1880年生於南京,5歲隨父母去武漢定居,18歲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大學,一年後被保送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化學專業碩博,於1901年取得化學專業碩士學位,1903年取得化學專業博士學位。

自1903年後,因其在校十分優異的表現及過人的天資,被聘請為賓夕法尼亞大學化學專業教授,任職其間又苦心鑽研醫學知識,1907年聘用為賓夕法尼亞大學化學學院兼醫學學院院長,長期從事花粉化學研究及病理學研究,先後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期刊上發表過40餘篇具有深遠意義的文章,被譽為國際化學界及醫學界最年輕的泰斗級人物!

1914年—1918年,王萌菊博士研究國際重大課題—惡魔之花(後人稱之)並做出突出貢獻,獲得10餘枚科學勳章及4萬美元課題獎金,但並未要,而是強烈要求終止這一課題的研究,認為這一項課題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災難,她的這一和平觀念得到了全世界的擁護,1919年2月1日,協約國宣佈永久凍結對惡魔之花的研究並將其焚燒殆盡。

但王萌菊博士自己卻並未放棄對這項凍結課題的研究,她一直努力研製惡魔之花的解『藥』且對此越來越痴『迷』專一,甚至不惜放棄其他重大課題,學校見狀十分惱火,但多次勸諫無果,又不願失去她這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一直沒有向美國『政府』告發她,但也不再給她發放相應的研究經費,導致王萌菊博士的研究進展愈發困難,最後被『逼』無奈,只得放棄對惡魔之花解『藥』的研究。

1919年5月4日,中國巴黎和談失敗,導致‘五四運動’爆發,王萌菊博士聞聽後痛心疾首,在美國華人區與當時的幾大華人代表聯合發表聲討,要求美國作為協約國,應當站出來維護中國作為戰勝國的合法利益,義憤填膺地和美籍華人遊行示威。

1919年12月6日,39歲的王萌菊博士辭去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醫學學院院長職務並從學校離開,結束了自己16年的教授生涯,從美國洛杉磯機場起飛,回到家鄉中國武漢,定居養老,此後情況未曾得知。

王萌菊博士突然主動從賓夕法尼亞大學辭退,一時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她嫌自己的興趣研究得不到學校的大力支援,這才一氣之下返回祖國。

也有的認為王萌菊博士此舉是出於強烈的愛國情『操』,五四運動後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開始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翻開了歷史『性』的一頁!王萌菊博士覺得是時候回去報效祖國了,於是她帶著自己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