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8章 虯褫成丹,陽間陰差,李不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東西?”白元清納悶地嘟囔一聲,看著地上還在微微抽搐的蛇身,強忍著惡臭仔細打量一番。看琢磨了一會,實在看不出來這個將一語和尚嚇得面無血『色』,又將一眾人鬧得雞飛狗跳的小白蛇好在哪裡。便又出聲追問道:“這玩意能有什麼用?”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見虯褫被梟首後,再無危險,反正也不急在一時。剛才一通追趕,著實把李東八累得夠嗆,索『性』就地坐在一語和尚的旁邊,搖頭晃腦地說道:“這話,你聽說過沒?”

“《捕蛇者說》?!”白元清稍一思量,便記起李東八所說的話語是出自哪裡。這話的意思白元清自然也知道,《捕蛇者說》為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只不過,這篇《捕蛇者說》整體意思是藉以捕蛇者與毒蛇之毒來襯托賦稅之毒,突顯了社會的黑暗,藉以蛇毒來諷刺苛政之毒。

不過李東八隻說了這篇文章的前面幾句,意思是:永州的野外出產一種奇特的蛇,這種蛇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紋;如果這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乾枯而死;如果蛇用牙齒咬人,沒有能夠解毒的方法。

“《捕蛇者說》中,其描繪的蛇,便是傳聞中的‘虯’”趁著休息的空檔,李東八用匕首挑著那截蛇身,示意道:“古代將相、帝王,無不祈求長生之道,而當時不知道哪個野道發明了以‘虯’煉丹的法子,意圖煉製長生不老丹……”

“啊?”白元清一邊回憶著《捕蛇者說》,忽然聽聞李東八的解釋,頓感詫異,叫出聲來。他分明記得,那篇文章中,所提及的蛇中,是因為那種蛇,有著‘腊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去死肌,殺三蟲’的作用。

意思很明白,那蛇雖然有劇毒,而且有些神異。但是如果捉到後晾乾把它用來作成『藥』餌,可以用來治癒大風、攣踠、瘻、癘,去除死肉,殺死人體內的寄生蟲。所以,太醫用皇帝的命令徵集這種蛇,每年徵收這種蛇兩次,招募能夠捕捉這種蛇的人,充抵他的賦稅繳納。永州的人都爭著去做捕蛇這件事,以蛇來抵賦稅。

白元清心思又轉了回來,且不說那篇文章中所描繪的‘黑質而白章’的蛇和現在看到的小白蛇有著根本『性』的不同,就單單看這蛇的樣子,白元清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這玩意煉丹能長生不老?

李東八輕笑一聲,看白元清的樣子,已經將他的心思猜的七七八八了,又解釋道:“你說,如果皇帝想要找這種蛇來煉製長生不老丹,這種訊息一旦傳出去,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見白元清凝眉不言,李東八又繼續道:“而且,如果這蛇真的只是治療一些頑疾,用得著年年收,大量收麼?並且,甚至還可以用蛇來抵賦稅……賦稅,無論在哪一朝,哪一代,都是國之根本,是國家的收入啊……”

“那也不對啊……模樣都不同。”白元清雖然明白,當時皇家為了掩人耳目,假借太醫之口,來收集這些蛇。但文章中所描繪的蛇類,跟眼前的看到根本就是兩種蛇。

“剛才和你說的是‘虯’,而這條蛇,則比‘虯’更為高階一些,所以叫‘虯褫’”李東八孜孜不倦地解釋道:“‘虯’本來就是蛇類修仙中的一種,而‘虯褫’則是‘虯’修煉到極致的一種形態。”

白元清一時聽的懵了,其他幾個沒有聽說過‘虯褫’為何物的也聽的入神,李東八訕笑一聲,只能繼續道:“在古言中,‘褫’這個字,也有‘脫了衣服’的意思……”

“據說,蛇類畜生修仙,共分為三個階段,而‘虯褫’就是蛇類修仙的終極階段……”李東八挑著蛇身不斷觀摩道:“沒過一個階段,‘虯’便會脫去一層舊殼,顏『色』也比先前白……”

“而《捕蛇者說》中的‘黑質而白章’正是‘虯’原本的模樣……待修煉到最終階段的時候,通體黑鱗褪去,蛇身雪白,成為‘虯褫’……”

“那……你說……”聽完李東八的一番科普,白元清看著眼下的小白蛇,雙目變得灼熱起來:“你說……這東西煉丹真的能長生不老?”

李東八聞言一愣,旋即便明白了白元清心中所想。心中止不住苦笑出聲,是了,他們只是普通人,會生老病死,並不像自己,擁有不死不滅之軀,所以自己才能對這種能煉製長生不老丹的虯褫不動於心。

而他們則不同……如果真的有長生不老丹的話,估計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吞下去。只是……獨孤留世千百年,那種寂寥的滋味,又豈是他們所能想象得到的?

“不……知道。”見幾個人的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