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櫻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9章,旺夫命,南島櫻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上的想法不要去猜,也猜不中,夫人只要知道一點,作為最受倚重的臣子,衛大人的明天皇上早就打算好了。他頭年剿滅漕幫還大運河一片太平,今年聽了八方建議定下一系列規矩,明年還會調整以及試執行。這一任功勞極大,按說早該領重賞,皇上卻壓下未發,等他一任期滿必定會有大動作,估『摸』要加官進爵。”

說到這裡,唐謙停頓了下,過一會兒補了一句:“今年吏部尚書生了重病,是治好了,身體卻垮了很多,就這兩年將要告老。”

唐夫人聽了這話都坐不住了,蹭一下站起來:“老爺您是說衛大人他……?”

“我是那麼猜的,中不中等等看吧。”

衛大人調回來很大可能是去六部,六部裡面,刑部兵部不那麼合適他,去禮部工部又有點小材大用的意思,最理想就是吏部戶部。其中吏部是管人,戶部是做事,衛大人剛才忙碌了一任三年,才淮安做了那麼多事,總不好又把人扔去戶部搞改革,那是不給人喘息之機。

相比較而言,吏部就好一些,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權力非常之大,做得不好**自吏部起,做得好,也能還朝廷吏治清明。

再說六部尚書其實都是老頭子了,最年輕也過了知天命之年,本來慢慢也該有人要告老,結果趕了巧,吏部尚書身體出了狀況,他準備要退。

這就像老天爺要他給衛成讓位一樣,聽說尚書大人已經同皇上提過告老的事,皇上使他再任一年,說要再看看提拔誰來接他位置。

知道這事的大概心裡都有數,十有八/九是衛成了。

本來,他要是上漕運隨便混混,還不夠資歷直接升上一品,估『摸』要在二品上多熬一任。偏他幹得好,自水路走貨的商人都在歌功頌德,老百姓吹得也兇,任滿升官簡直水到渠成。

唐謙都能想到的事,衛成自己能沒有數?

他回京之後就聽說吏部尚書身體不好,都說可能幹不了幾年了,衛成當時沒往自己身上想,直到他進宮去彙報這一年在淮安的工作,順便把自己在南邊的見聞告訴皇上。

皇上後來說那番話,讓他心裡有了準備。皇上有意在明年歲尾允吏部尚書去官回府安享晚年,同時準備提拔自己繼任。

乍一聽說,衛成很驚訝的。

因為六部之中,吏部權力最大。

為什麼這麼說?

照本朝規矩,四品以下官員的任免調動是吏部一言堂,說了就算。四品以上則是由吏部提名,呈至御前給皇上審批。想想看四品以上才多少人?以下又是多少?吏部尚書在京中被尊稱一聲天官老爺,手裡捏著無數人的命脈。

衛成以為,皇上應該會讓他去工部這類做實事的衙門,像工部尚書,掌管全國的官道橋樑堤壩城牆之類工程專案。他就沒想到是直接去吏部,後來想想,這麼安排也有道理在,總歸先要把官員整頓好了,才方便其他部門推行一些政策措施,否則朝廷要改革也得看地方上配不配和,他要不配合,甭管你政策措施本身多好,百姓得不了實惠。

想明白之後,他就坦然接受了這個安排。

衛成沒跟任何人說起,想的是他在漕運上還剩最後一年任期,最後這年也得幹好了,要善始善終才是。

皇上閒來無事又招衛成進宮去了兩回,下了棋,還吃了茶,還一起去上書房看了看。

“朕記得,愛卿次子在上書房待過幾天,他後來回府去怎麼樣?比他大哥如何?”

“不怕皇上笑話,夫人不許臣拿他們作比。”

“是為何?”

“夫人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都是親兒子需不著非得論個高低,做父母的非要給他們排個先後分出誰聰明誰更有出息這樣有害兄弟感情,影響家庭和睦。”

皇上聽著也覺得在理:“十年前朕就說過衛夫人不是尋常女子,果然,只有像她這樣當孃的才能教出那般出『色』的兒子。”

“夫人對臣幫助也大,不瞞您,臣這兩年在淮安忙昏了頭,都忘記今年父母親該做六十酒,想起來日子已經過了,當時感覺天塌了,父母整壽臣都能忘,不是大不孝嗎?後來才知道夫人提前做了安排,夏天就託人把壽禮帶回,還叮囑人在京中的兩子一女做了準備,讓衛彥安排的席面,雖然不巧趕上臣外任不在家中沒能給雙親大辦,也小小慶賀了一番。”衛成說著感慨不已,講要是沒有這個賢惠的夫人,他很多時候都要手忙腳『亂』,家裡就顧不好,別說為皇上分憂。

“愛卿也是……早說你雙親過壽,朕就安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言惑國

三分妖言

與大明星互換的華麗人生

於艾青

玉堂金闕

看泉聽風

躍蒼穹

武侯的戈

(西幻)寶石與枷鎖

M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