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櫻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章,旺夫命,南島櫻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秋過後, 果真有幾家夫人給姜蜜下了帖,姜蜜赴了兩場約,後借公婆生辰推了源源不斷的邀約。她趁還沒入冬給家裡補起身體來, 想起來又過問了今年地裡收成以及佃戶們交租的情況。
衛家這邊對佃農很不錯的,秋天過後才會過問地租, 收的租子也不高, 農戶對比之後都求著想種他家的地, 不過之前家裡只得田地四百畝,婆媳商量湊了個整今年擴到五百, 姜蜜覺得怎麼說都很夠,吳氏也是一個意思,不準備再添了。
九十月份姜蜜主要忙了兩件事:地租和入冬前的準備。
姜蜜這邊安排採買奴才去打聽了近來京中的炭價, 斟酌著想囤一些,送孝敬的就來了。
朝廷默許冰炭孝敬,對清水衙門來說,三節兩壽冰炭孝敬能抵過俸祿,是京官很大一筆收入來源。滿朝文武甭管清不清,孝敬都收,下官敬上峰就跟學生敬夫子一樣。最早的時候還看心意,送的是物件, 如今幾乎沒人送東西, 你拿去人家還嫌不好換錢, 機靈的都直接給冰炭銀。
衛成沒說好壞, 不過送銀子來他不收, 你要當真抬兩筐炭,那沒準能留下。
他是不收,也不妨礙別人,倒也沒出事端。
姜蜜勸退了送官票來的,回頭跟衛成說:“不知是不是因為朝廷肅清了煤城風氣,今年炭價都降了一些,真是好事一件。”
衛成沒管過府務,真不清楚,問姜蜜真的?
“我們哪年不囤炭?沒炭怎麼過冬?算一算進京好些年頭,今年價錢最低,花一樣的銀錢能多買不少。”姜蜜說著飲了一口熱騰騰的養生湯,又道,“除了炭火,新棉襖也得備上,我們幾個大人身形都定了,前後兩年出入不大,暫時不著急做。衛彥衛煊他們比上年長高不少,要是直接做新的,舊的擱那兒就糟蹋了,我想著是不是把他們那些穿不了的襖子拆了,拆出棉花來使人重新彈過做新棉襖的裡子,前胸後背衣服下襬大塊的上好布料也裁下來改做他用。”
本來要是在鄉下,大哥穿過的留著後面兄弟還得接著穿,別說換季,過年也沒說非要穿新衣。
現在不現實了,放幾年花樣什麼的也穿不出去,那麼做活像後孃刻薄人。衣裳不能穿了就得處理掉,姜蜜想到送人,又想不好送給誰,思及兒子長個頭的時候經常都在做衣裳,穿新的就送舊的太鋪張了一點,她想到改。
棉花是填充在襖子裡面的,看不出新舊,上身暖和就成。前兩年的棉花翻彈出來做新衣裳,再舊一點的拆出來還能做褥子。
姜蜜愛把家裡事說給男人聽,這樣顯得大家是一家子,他參與在裡面,沒有渾不在意漠不關心。衛成聽著,聽完覺得挺好,這安排對,哪怕府上日子好了也不該鋪張。
需要的開銷不去摳,不需要的就要省,老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養成奢靡作風,再多俸祿都不夠敗活,遲早得動歪心思。
府上人多了,主中饋很熬人,衛成覺得他夫人厲害在哪兒?
厲害在她能省下銀子,卻不會使人出去丟臉,也不會讓全家上下感覺有任何不愉快。
像衛彥就很高興,高興之餘也會回過頭來勸他娘說用不著。反正如今在府裡讀書,不太出門,只需要備一兩套充臉面的衣裳,平時穿舊的沒有什麼。
在這年紀他已經非常懂事,知道自家情況不同,什麼都要上好的會讓孃親十分為難。
這時候姜蜜就會給他解釋新衣裳是如何做出來的,讓他知道並沒有多鋪張,也不過是給頭兩年的棉花換了個套子。做這些的時候她沒避諱家裡人,很多時候甚至會刻意說給兒子們聽,讓他倆養出好習慣來。
都羨慕衛家這兩個兒子,他們不光是聰明會讀書,還有個好『性』情,明白是非。尤其衛彥出去走動之後,不斷有人問他們怎樣教的,姜蜜總說是男人的功勞,衛成才知道,他在家的時候畢竟不多,教了一些男兒家該有的態度,至於生活作風這塊兒,全是當孃的親身示範。
姜蜜她不是等誰犯了錯誤再打罵他,她平常只要有機會就會自然而然的說道理,甚至不會去刻意教,做母親的像這樣,兒子從小跟著學,也學成這樣。
住在京城裡出家門的時候不多,只要家裡個個好,想學壞不易。不像村裡頭,哪家有熱鬧全村去看,只要有人吵嘴,隔老遠都能聽得清楚。那種情況,哪怕家裡全是好的,出去也能撿著壞習慣,不注意『性』子就野了。
雖然很多時候學壞該賴自己意志不堅,不當過分遷怒別人。姜蜜還是認為在兒子們這個歲數,哪怕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