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櫻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旺夫命,南島櫻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說回頭寫信的時候跟衛大郎提一句, 就發覺好像不用送信了。乾元二十年冬, 皇帝頻繁召衛成進宮,年前就有聖旨下達, 升衛成為正二品漕運總督, 讓他安心過個好年,年後就要跟船隊沿大運河南下,從最南邊起收糧, 裝齊北上運回京中。

漕帥都是年初南下年末回, 三年一任,任滿換人。

因為每屆殿試放榜都在五六月份,許多官職調動在年中,漕運上的卻不行, 漕運這塊兒年底全要定好, 年初這些官員就要跟船南下……

皇上最初提起這事是冬月間, 他篩選了一遍,覺得沒有比衛成更好的人選, 讓衛成做漕帥一方面能治理漕河, 也能把欠糧催一催,順便沿途考察各省, 看看都察院改革之後地方吏治有沒有清廉一點, 百姓有沒有好過些。

開始只是提了提, 皇帝也有一點顧慮,在於衛家雖然是三兄弟,他兩個哥哥因為不成器在南邊。漕運總督是外官, 全年就個把月在京城,他一旦被派出去了,他爹孃跟前就沒人。

再有就是他覺得自己給衛成的擔子太重,才把通政司安排好,又要去漕運上,壓力著實大了一些。

皇上提起來就是想探一探他口風,看本人願意否。

當時衛成沒說什麼,過了兩日再進宮就同皇上說起:“前日臣回府之後,含蓄委婉的提到明年可能外任,雙親未有不愉。只是不放心臣,怕裡外沒人『操』持,想讓臣把夫人帶去料理生活。”

衛成說著搖搖頭:“到底是不確定的事,臣不敢提及漕運,爹孃估『摸』以為是去總管一省。”

皇帝問他:“你爹孃不會捨不得你?”

“皇上想聽實話嗎?”

“說吧。”

“實話講,捨不得是有,可雙親更怕過些年衛彥衛煊要成親家裡出不起聘禮,也怕姑娘出嫁時陪嫁太少丟人,故在得知外官養廉銀高以後,都深深感動於皇上這樣的安排,讓臣出去了好生做事帶養廉銀回來。爹孃的意思是他們年紀沒大到離不開人,上京十多年日子都過慣了也沒什麼需要擔心。”

“……”

皇帝聽完感覺腦殼疼,每次他覺得自己已經足夠了解衛家人,那一家子都能讓他大開眼界。

龍椅坐了二十年,這還是頭一回有臣子說:謝謝你把發財的機會留給我,想到出去一年能掙三萬兩,我全家都很高興。

皇帝想派衛成出去當然有給他發財的意思,沒想到他還能明晃晃說出來。

他全家的態度成功打消了皇帝最後那點顧慮,事情隨之敲定,又過了些天,宮裡發下聖旨。在通政司苦熬七八年後,衛成升官了,他從正三品升到正二品上,成了漕運總督,走出來誰都得客客氣氣拱手稱一聲漕帥。

這是真正的肥缺,是同鹽政齊名,朝廷上數一數二的大肥缺,許多人打破頭也搶不來的那種。

漕帥統轄數千精兵,隨船隊南下北上,收糧運糧護送貢物治理漕河。

接了聖旨之後,衛成親自到御前謝恩,提到他有十多年沒回鄉里,年後南下的時候想順便回去一趟,看看親友同窗。

皇帝都隨他,說只要時間上來得及,年底能把漕糧運回就行。

“朝上忠良不少,朕偏偏選了你做漕運總督,不光是你辦事牢靠,也指望你途經各省的時候好生看看地方百姓過的什麼日子,哪些省份好,哪些不好,有什麼不好的現象年末回京都要逐一說給朕聽。”

“臣明白。”

“你府上不用擔心,有任何事朕會照拂。”

“謝皇上體恤。”

衛成回去路上就遇到有匆匆趕來向他道喜的,這時候家裡人也得到訊息,他們已經拜過祖宗,正沉浸在升官發財的快樂裡。衛成才回到家,剛進內院,就聽見有婆子在恭喜太夫人。

又要說道本朝的誥封制度,一二品官員正妻稱誥命夫人,嫡母稱太夫人。

衛成這一升官,吳氏以及姜蜜跟著水漲船高。

吳氏五六十歲的人就不說了。

姜蜜呢?才三十二。

對比豆蔻年華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她是挺大的,和其他那些誥命夫人比起來就太年輕了。人家都是將近五十才能爬到這裡,她不過三十出頭。這十年姜蜜是享著福過的,家中和睦子女聰明孝順,她極少憂愁,日子過得總是很順意,心情一好,人看著自然年輕。比起十年前她也就是多了富貴體面,沒出老,甚至越活越嫩了。

像這會兒,奴才們說完吉祥話,姜蜜也說了幾句。想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教員

宜城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