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櫻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章,旺夫命,南島櫻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帝哪怕不瞭解別人, 衛成他清楚。給別人發賞賜是指著體面的給,給衛成要指著實惠的拿。他那家底,搬進四進院裡住著要養活一大家子,只靠俸祿在只怕會非常吃緊。皇帝想了想,賞他良田三百畝,另外還有金銀包括綢緞布匹若干。
賞賜是風風光光抬到衛家去的,太監還吊著嗓子宣讀了皇上旨意,百姓這才知道捅破這起大案的正是右通政衛大人。
他從赴京趕考的舉人口中聽說, 轉身就把事情報給皇上, 皇上出於對百姓的關愛以及對右通政的信任才會在聽說之後直接派遣欽差入城查證, 怕欽差勢單力薄,另派精兵協助辦案。這才一舉抄了盤踞在煤城的土霸王宋家,救下受苦受難的百姓, 助紂為虐的地方官全都沒逃掉, 悉數落馬, 案子辦得十分利索,可謂大快人心。
衛成是檢舉有功,得了重賞。
南下辦案的欽差剛直不阿, 案子審得明明白白,同樣受賞。
吏部那邊日子就不大好過,先是吏部尚書吃了掛落, 他背了個失察之罪, 被要求回去反省, 另罰半年俸祿。皇帝撂下話, 那種藏得深的貪官汙吏沒揪出來不能怪你,像煤城上下黑透了,這種都沒任何覺察吏部尚書不如換別人來當。
皇帝沒直接摘他官帽,讓引以為戒,這次姑且饒他,但是沒第二回。
只是罰半年俸祿,算很輕了,吏部尚書鬆了口氣,給皇帝保證了一大串兒,出宮之後就黑了臉,回到吏部衙門他也發作了一回,問了底下的過失。
最氣憤的是什麼?
是他捱了訓斥,卻是替別人背鍋。
煤城那邊壓根打點不到尚書大人這裡來,假使吏部出了問題,受賄的底下官員。吏部尚書一點兒好處沒得到,一點兒壞處沒落下。
想想看,他要是真的幹了虧心事,被揪出來只能算倒黴,談不上冤。
今兒個挨這通罵就很冤,吏部尚書回去教訓了侍郎,侍郎轉身教訓了受他管束的官員……這把火燒得,衙門裡個個都夾著尾巴做人,生怕撞刀口上。
後來也沒聽說揪出誰,益處還是有,吃了這個教訓,收了好處給人通關節的也不敢像之前那麼張狂。皇上說了有下回再不會輕饒,那些做官不廉潔的能不怕嗎?
過年這段時間很多官員吃不好睡不香的,往常年節回去沾了油葷回衙門半數都要胖一圈,今年他們消瘦不少,沒見胖的。
這些個京官已經意識到當今聖上不是省油的燈。
他行事狠絕,犯了大錯就別去講情,沒有情面可給。
還有就是衛成,膽是真大,人是真敢。別人怕引火燒身他不怕,捅出這事之前他該想到牽扯麵廣,面前一塊鐵板也敢毫不猶豫踹上去。偏偏這位是帝王心腹,皇上倚重他,肯聽他說,他捅出去的事朝廷總會給個交代,不會置之不理。
這不是第一起,他上任頭年就辦過掛田案。這兩件都是震動朝野的大案子,全是他親手捅破的。
宋家滿門全進了天牢,等著來年秋後問斬,沒能耐跟他魚死網破。受牽連的官員恐怕恨透他了,京城這邊有等著看熱鬧的,都好奇有沒有人能收拾得了他。更好奇衛成吃什麼長大的,膽兒這麼肥。
衛成沒管他們,他在享受一年中難得的幾天長假。
初一到初五是忙碌整年的官員放鬆身心的時間,只有這幾天他們完全不用惦記公務,可以痛痛快快陪伴家人。
遊先生暫時出了衛府,過年去了,硯臺也停了課,最近都是自個兒讀書練字。宣寶彷彿也準備開蒙了,衛成同姜蜜商量之後覺得兩個兒子應該同樣對待,當初硯臺就是兩三歲開始認字,宣寶跟著要滿三歲,他什麼都聽得懂,說話也清楚明白,可以慢慢教起來了。
那些常用字姜蜜都會寫了,她也能教,卻沒沾這事。倒不是不樂意教兒子讀書,還是想著自己陪伴兒子的時間已經很多,衛成因為忙,和宣寶相處不夠,他做父親的應該承擔起一些責任,這樣兒子才會親近他,也能培養出一些崇拜之情。
姜蜜是女人,她是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的想法,追求個踏實安穩,想的從來都是怎麼『操』持這個家。
要是生了女兒跟她學是不錯,兒子要有出息還是應該更多受爹影響。
這個想法讓姜蜜主動找上衛成,做父母的兩人談了談心。
姜蜜讓他不管衙門多忙,都要盡到家庭責任,公務不要帶回來,回了家就不是右通政衛大人,是兒子、丈夫和父親。“當初硯臺總是鬧你,你就記得每天到時辰要回來教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