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櫻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8章 番外,旺夫命,南島櫻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衛成熟門熟路求到皇帝跟前, 聽說他大叔公將滿百歲, 皇帝很是感慨,說日子混著太快了, 那幅耄耋富貴圖好像才是昨天作的, 實則已經二十年。當初他多年輕,正在人一生最好的年華里,二十幾歲, 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氣, 挑燈夜讀也不感覺累,如今多坐會兒都腰痠背疼。
早二十年,聽聞誰家出了個高壽老人,皇帝稀奇更多。如今他年逾不『惑』, 聽說衛家老爺子將近期頤, 心裡便豔羨起來。
衛成又來請他添禮, 皇帝也不嫌煩,他樂得蹭這喜氣, 還遺憾說可惜距離遠了, 要是人在皇城根下,到那日可不得親自前去沾沾光。
……
這次衛成來說得早, 皇帝提前寫了字, 命工匠製成福壽天齊壽匾, 那壽匾是全黑底,金『色』字,落款明明白白, 又加了硃紅大印,瞧著好不氣派!
宮裡抬的壽匾,人在京城的衛家子孫紛紛賦詩撰文,製成屏條,最後做成一大扇十連壽屏。媳『婦』兒們也想表心意,商量著繡了幅百壽圖……乾元三十三年後幾個月,衛家人可忙活夠了,尤其嫁過來幾個媳『婦』兒排著班趕繡圖,好不容易才完成。
衛家這麼大動靜,京城裡不少人都聽說了,像姻親或者朋友三四為湊趣賦詩的不少,這些詩文也被仔細蒐集起來,整理成一本,準備帶回去念給老爺子聽聽。康郡王府那邊,芳妤她爹聽聞衛家要回去不少人,壽禮都有好多車,又聽說他們老家那邊早已準備起來,百歲宴當日至少是一天一夜的流水席,周圍認識不認識的怕是都會去趕禮,那場面他想想就激動,就在家裡嘀咕說也想跟去瞧瞧。
康郡王罵他說別人家過大壽你去幹啥?
“我到今天就只聽說這一位能滿上百歲的,趕上不是福氣?就哪怕非親非故也能湊個熱鬧,別說咱同衛家還是姻親。再說,我在京裡也沒啥事,出去看看不行?”
這倒也是……
“你要去就備份像樣的禮,回來記得拿幾個壽碗,也讓我同你母親沾點長壽之氣。”
“知道了。”
不光是康郡王,同僚之中來問衛成討壽碗的就不是一兩人,都讓他多拿幾個回來,覺得為賀老人百歲壽誕燒製的壽碗用著都能多活幾載。
哪怕大家總把長命百歲掛嘴邊,真能滿上的有幾人?多數人從出生至今也沒見過哪怕一個。衛成他大叔公這輩子從沒到過京裡,卻在高門大戶裡出了名。他是民間唯一一個收過皇上三回壽禮的,兩幅字畫一塊匾,這都是憑命長爭回來風光體面。
之前姜蜜有提到是不是搭漕船南下,衛成算過日子,怕趕不及,最終決定翻過年立刻出京。一月間,排成長龍的車隊已經動身啟程,除了滿滿幾車的壽禮就是跟著去趕禮的親朋,還有被皇上外派出來隨行照顧衛成雙親的年輕太醫。除此以外,另有侍衛一路護送……其實送不送倒也無妨,衛成青天老爺的名號傳遍四海,他在民間聲譽好,哪怕因為種種原因被『逼』不得不落草為寇的也不會同他家人過不去。
回去這一路受了些罪,還在途中二老就有些精力不濟,聽說就要到了剩下沒幾天路他們才精神起來。
到宿州地界老爺子就頻繁往外看,進松陽縣他更坐不住,滿心想著馬上就到,就要到了。
“二十多年前出去的時候真沒想到再回來已經是這時候,我倆當初才四十多,如今也在古稀之年。”
“這一路我都在盼,眼下倒緊張起來,不知道這二十幾年間變了多少。”
“我還在想回去住哪兒,老屋能睡人不?”
“反正趕了馬車來,沒地方住還能進縣城,包客棧啊。”
“……”
二老又聊了幾句,馬車就進了鎮子,眼看又要出鎮子往村裡去。這麼大動靜自然會招來看熱鬧的,道兩旁看熱鬧的滿是納悶,有人想到了。
“都不知道衛家那個老頭子這一春辦百歲宴,該是他們家後生晚輩拉回來的壽禮吧!之前滿八十九十不都有嗎?”
“前兩回整壽的主禮聽說還是宮裡出的,皇帝的墨寶!不知道這回又是什麼。”
“好奇咱看看去?立刻過去還趕得及看熱鬧。”
“那還說啥?走著!”
“我也去,這回來的馬車比哪次都多,看樣子來了不少人,不知道都有誰回來了。”
“你們說衛家那個一品大官回來了嗎?”
“朝廷上那麼多事,他回不來吧。”
“兒孫總要回來幾個,也別猜了,去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