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櫻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旺夫命,南島櫻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貨!不識貨啊!”

“這和識不識貨有什麼相干?料想衛大人送書回來是存著幫扶之心,不是為了讓他們明白價值而後感恩戴德。好賴是千里迢迢送回來的,哪怕一片鵝『毛』也該妥善收好,莫說是書。不識貨就能賣?又不是窮困潦倒到不賣就要餓死人,有誰會拿他人贈禮轉手換錢?要我說,這種人賣虧了是活該,他不知道價值還好,給他知道不得存著藉此發財的心思自個兒謄錄一遍再轉手賣出個天價來?”

“說來也是,只不過可惜了……要是沒賣出去花點錢總能借來一觀。多看看,下屆沒準就考上了。”

鄉下農戶不懂,這些讀書人才明白大儒做的經文註解有多珍貴。

雖然說四書五經學堂都教,很多夫子根本講不明白。想就知道,他要是本事很大怎麼會屈尊在學堂?真能耐的都當官去了,考不上去的才會辦私塾。早先衛成能青雲直上不是夫子教得好,是他自個兒通透,會琢磨。像他這種人能有幾個?

對讀書人來說,自悟很難,跟人學就容易。

為什麼書香門第官宦世家能一代勝過一代?

人家每代有出息的都留下心得註解,有了傳承,後生晚輩要學起來就容易。而這些經文註解是別人家傳的,根本不外借。不用親眼看,想也知道那摞書裡存著通政大人多少心血,說是送回來給侄兒,侄兒看也沒看一眼,拿去就發了筆財。

八十兩銀子對普通人來說是筆大錢,即便如此識貨的聽了還是忍不住想吐血。

這見錢眼開的德行,還想培養出第二第三個衛成……

不可能,別做夢了!

鎮上那些讀書人替他們心疼,真的心疼。村裡訊息傳得慢點,晚一天才聽說衛家兄弟給人坑了,聽說那摞書能賣幾百兩的。村裡人就跟聽天書似的,他們這還將信將疑,前山村姜家就來了人。姜大娃拖著姜蜜她爹又帶了兩個兒子一起來,過來就問書賣了?是不是真的?

早先說過,衛成寫了兩封信,一封給兄弟,一封給丈人。

給丈人那封信裡有些話是姜蜜同他說,讓他寫上的。之前姜蜜她大伯孃不是說過,兒子輩的沒指望了,她有心想培養一下孫子輩那幾個,看有沒有出息的。姜蜜記得她大伯孃那話,就讓衛成告訴他們,說這次送了些男人用過的舊書回來,說是舊書,那書上有些他寫下的心得註解,讓孃家要是有心也去謄抄一份。

姜家那頭讀書最久的是姜狗子,姜狗子字都認不全,基本沒指望了,至於說姜大娃家那幾個孫子其實還小,還在開蒙階段,他們本來沒著急立刻去借,這會兒去借回來也沒法子抄。

本來還在為姜蜜升四品誥命而激動,準備辦個席樂呵樂呵,正在張羅,就聽說了隔壁村的笑話。

別人說的是笑話,他們一聽急上了。

這麼說吧,一開始呢,姜家也沒意識到那東西非常貴重,畢竟他家也沒有像樣的讀書人。架不住說笑話的人會解釋,解釋一遍不就明白了嗎?

明白之後這一家子哪還坐得住?幾個男丁趕緊就去了後山村,想問明白。

信上都說讓他們去借來抄一套。

會那麼寫不就代表這事兒是女婿同意的,等於說書雖然交給衛大衛二了,姜家也可以借來用。這衛家兄弟怎麼能賣?他賣了姜家的上哪兒抄?外面都說這些註解價值千金,都看明白記住了沒準回頭就能秀才舉人一路考上去,現在這東西沒了,衛家兄弟心不心疼他們是不清楚,姜家這頭心疼啊。

就別說眼界一貫高的姜大嫂,連錢桂花都氣著了,她差點兒親自鬧上衛家門。

她最後被攔了下來,姜家男丁去了好幾人,他們帶上了前幾天收到的信,說來借書。

衛大衛二本就憋著火,聽姜家的這麼說,頭簡直要裂。

現在情況是姜家要借書,兄弟兩個拿不出,想去追討但是無門無路,告上衙門縣令表示管不著,說你收了錢,是你自己賣的,買賣既然做成了哪有反悔一說?

兩兄弟抬出衛成,可規矩擺在那兒,那套書追不回來了。

這事氣壞了姜家人,同樣也氣壞了衛成他大叔公。

大叔公歲數大了,平常是隻動口不動手的,這回給兩兄弟上了家法,說當爹的不在管不著,他總能管一管。

別人不明白衛成想啥,他看明白了。當哥哥的指望弟弟真金白銀養著他們不可能,可做弟弟的也不是無情無義之人,從上次買田到這次送書,就是指望哥哥家自食其力。拿著田你好好種就能餬口,拿著他精心註解的經文你好好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教員

宜城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