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櫻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章,旺夫命,南島櫻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帝王的崛起讓隨他站隊的都成了京中的得意人,他們陸續受到同僚吹捧,有些聽多了奉承話,逐漸把持不住,心思飄了。衛成還是那德行,滿京城都知道他是最難籠絡的官員排名第一位,平常說吃酒吃茶他經常就沒空,你盛情相邀他會去,去了話也不多。往來走禮雖然也有,十分貴重的他不會送,也從不收。

平常跟誰都好說話,遇上事兒就沒有通關節這一說,從來是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外面都說你要是犯了事想掩蓋下來,得去求通政使或者左通政大人。你要是蒙受了冤屈,要為自己討個公道,找右通政衛大人總沒錯,但凡事情屬實,他就敢管。

十月頭上,給大叔公的書信剛送出去,就有十餘人身無路引,偷『摸』著背井離鄉來了京城。

這年頭,當官的或者跑商的要出遠門容易些,尋常人要背井離鄉須得上衙門辦個路引,那是人在異鄉的身份證明。這夥人據說是在地方上蒙受了冤屈,地方上的有錢老爺買通當官的,他們去告,輸了官司捱了板子。想上京告御狀,衙門卡死了不給路引,可要是嚥下這口氣受了這個冤,日子就過不下去了,就有幾家豁出去了,結伴偷偷跑了出來,啃著幹餅子嚼著野菜徒步走到京城。

他們之前都是繞著城池走的,京城繞不過,要申冤就得進去,這十餘人在城門口就被攔了下來。

官差按規矩辦事,沒路引不讓進,那幾個穿著破爛好像要飯的一樣,跪下就要磕頭,磕著頭就在城門口說起冤屈來,說他們當地很多人家的田地被佔了,衙門不為百姓討公道,還卡著不給路引,沒辦法他們只能偷跑出來,要不回田地日子就沒發過了。

這麼冷的天穿得如此單薄,還跪著邊哭邊磕頭讓行行好,城門守衛也有人心軟,可規矩擺那兒,壞了他們擔不起。

就有人幫著指了條明路:“我們不能放你進去,你可以找人替你跑趟通政司。”

外面來的哪知道通政司是啥,就問了。

邊上有懂行的說:“你來告御狀不知道通政司是啥?通政司就是管民間冤情的。現如今的右通政衛大人是皇上跟前的大紅人,隨時都能進宮面聖不說,他也是貧苦出身科舉入仕,很願意為百姓出頭。你託人帶個話去,把這個情況告訴衛大人,他肯管你們也就有活路了。”

說是要請皇上做主,那行人心裡其實沒譜,只是想著不走這趟一定沒活路,來了沒準還有轉機。

現在聽說這個姓衛的大人是肯為百姓做主的青天老爺,這行人才有了盼頭,就在城門口四處求人,請人行行好,幫忙遞個話。還說不是他們一兩家受了冤屈,被佔田地的是幾十家人,膽小的不敢鬧,他們膽大跑出來了。

問他們到底怎麼回事,那些人不肯說,無論如何都要見者青天老爺才願開口。就有心癢的替他們跑了腿,衛成的確也在衙門,聽衙差說外面有人求見,衛成暫停下手裡的活,讓衙差把人領進來。幫著跑腿的進來先跪下磕了個頭,才說城門口那邊有一行人,說在地方上蒙受冤屈,來請皇上為他們做主。那些人又是偷偷跑出來的,沒路引,進不了城,想請大人通融一下。

衛成想了想,讓通政司這邊去了個人,同那頭商量一下,把人領過來讓他們說個明白。要真是身負冤情被地方官卡著不批路引,這種情況理應通融。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不是?

等這些人到了通政司衙門,還沒說出個一二三,光看那模樣就是在路上吃夠了苦的,衛成心裡更信了一分,聽的時候也格外用心。

案情說下來其實簡單得很,說他們有冤,的確有,要說也是送上門去給人坑的。事情要追溯到二十年前,地方上有個姓祝的讀書人,他有幸中了舉。祝老爺中舉之後,親朋好友鄉里鄉親都求上門去,紛紛將自家田地掛他名下。朝廷說舉人免稅,本鄉出了個舉人老爺,可不就造福鄉里了。不說家底稍薄的,哪怕家底厚,能不交稅他也不想交。

起先是白掛,後來關係親近的掛完了,關係遠的就許點好處有償掛。

舉人老爺本來家貧,心裡裝著鄉親,可人是會變的,逐漸發達之後想法自然和當初不同。

雖然想法變了,舉人本身要臉,沒為難這些來掛田的,這麼多年下來雙方一直相安無事,直到今年夏天,老舉人沒了,他幾個兒子分了家,分家之後不認舉人立的字據,直接吞了掛在他們家裡的田地。

當初為了避稅去掛田的,佔了朝廷二十年便宜之後田沒了。

他們上衙門去告,沒告著,衙門說田契上落的是舉人的名,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言惑國

三分妖言

與大明星互換的華麗人生

於艾青

玉堂金闕

看泉聽風

躍蒼穹

武侯的戈

(西幻)寶石與枷鎖

M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