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部分,來自東方的騎士,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些還不是亞夏的正規軍隊。託著下巴,重新觀察了一遍這些亞夏騎兵,看他們連皮甲都沒有,我懷疑可能只是集結起來的亞夏牧民。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次對亞夏公國的仗就不是那麼好打了。沒想到我穿越後也會碰到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而且還是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上。
不管他們是士兵還是牧民,現在他們就是戰士。從這幾個被俘的人口中也問不出什麼東西,他們對營寨也沒有構成太大威脅,我方被殺死的人員也可以忽略不計。最後紫鳶伯爵索性下令我們各個旗團的庇護騎士每人從正面胸膛給這些俘虜來上一刀,送他們上路。
這樣處決俘虜是包含有意義的,本來俘虜處死要麼砍頭,要麼吊死掛在營寨外面或者用木槍扎穿了立在營寨外。從正面用劍刺穿他們的胸膛就是代表承認這個俘虜是個勇士,他死的時候是正面面向對手而被殺死,不是因為逃跑把後背留給對手,而且死的時候也是以正教教徒身份入葬。
強盜、屠夫麼。對於亞夏人來說哥頓就是侵略者,而站在哥頓的角度來看的話。當初是亞夏大公邀請哥頓騎士團來這裡鎮壓暴亂的。當初哥頓騎士團把這裡屠了一遍,現在曾經要反叛亞夏大公的麗芙地區牧民卻開始自發地為亞夏大公作戰了,看起來還真是恍如鬧劇一般。鬧了半天哥頓給人當免費打手,還要給亞夏大公拿來做反面教材。也難怪老丈人一直對這裡很怨,憋了那麼一大口氣。估計這次就算把這裡屠光也要拿下來以消心頭之恨吧。
換成我我也會這麼幹,亞夏大公既然反悔,那就自己搶。有抵抗就屠光了原住民,把這裡的土地分配給哥頓貴族和平民。數百年來哥頓一直都是這麼幹的,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很有效。與其統治著一顆炸彈,還不如武器傾注在這一地區的時候就把所有的隱患消除乾淨。數百上千年的民族融合過程太漫長了,對於西大陸這樣諸國混戰的情況不適合。前世的英國,俄羅斯不也融合了七八百年,結果到了資訊時代還在不斷叛亂。
或許,那些遊牧民也知道,所以才有這樣的舉動。但是即使哥頓採取懷柔政策,真的可以消除暴亂嗎?單單就“觀念相悖”四個字就足以讓哥頓在這一地區也打到資訊時代。
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一章 很江湖的正教教宗
搭建的木製營寨休整一天之後,又經過了兩天的行軍在麗芙林區遇到了亞夏大公國的迎戰部隊。地點就在當初哥頓騎士團戰敗的戰場附近,看樣子亞夏人是希望在這裡再一次挫敗哥頓的軍隊。
派出去的遊騎兵們回來彙報說在我們行進方向有一支規模在六千至八千人左右的軍團。敵人的遊騎也同樣已經發現了我們。按照接下來的程式,雙方不是立馬開打,而是派出使者約戰。約好時間地點後把各自的小弟擺開,幹一架。這種打仗方式讓我有點汗顏。這真得很像兩個幫派在搶地盤。
即使是發動當初東征的正教教宗,這時候再回顧他的東征演說詞也怎麼看怎麼像是黑幫老大鼓動小弟積極砍人的講話。很牛很江湖的那種,很有前世電視上演的老輩黑幫的架勢……把那些經典的演說每一段稍微換個角度看出來的意思就是……
“正如你們所知,一個來自遠方的民族,穆圖人已經入侵我們東方兄弟的國家,他們一路攻到地中海,直到西大陸東部,在白薔薇公國,穆圖人七次攻打正教徒,七次獲勝,又侵佔了我們的聖地—聖城拜因斯,他們在大肆蹂躪父神的國度,毀壞教堂,擄殺虔誠的父神子民,汙辱貞潔的婦女,貪婪地飲著受洗兒童的鮮血。如果讓那些魔鬼的奴隸統治父神所信任的子民,那將是件多麼令人羞恥的事。”
——兄弟們肯定知道了,穆圖幫那幫龜兒子搶佔了整個東邊的街區。他們一路往西砍,搶了我們不少地盤,包括最繁華的商業街—拜因斯街。我們所有的商號都被佔了,幾個街區的小弟們都吃碗麵翻碗底投向他們當二五仔了!這些個龜兒子。砸我們地場子,拿我們票子。搶我們馬子,現在我們***都要當烏龜了!
“如果你們仍然無動於衷,父神的信徒就會在這次入侵中犧牲更多,所以我要勉勵你們,也懇求你們——不是我,是父神親自勉勵你們,正教的使者們,督促一切有封爵等級之人,乃至所有騎士、士兵、富人與窮人。都必須迅速予以東方正教徒援助。把兇惡的民族趕出我們的領土,我告訴在座的各位,也通知不在場的人:這是父神的旨意。”
——要是你們再龜蛋,不僅要當烏龜,連活也活不下去了。所以我要跟大家說:幹,玩命地幹!老子不是代表著我自己,老子是代表著幫會的規矩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