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3部分,大明鷹犬,沒事找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錦衣衛聞訊來救援,卻已來不及,沈煉全家被害。儘管如此,根據沈煉送來的資訊,加上楊順也覺察到閻儒的一些痕跡,最終破獲了潛入宣大的白蓮教組織。

在這封奏章中,嚴鴻巧妙地把沈煉和楊順的矛盾給敷衍過去,變成沈煉、楊順和嚴鴻一起對抗白蓮教。這麼一來,橫死非命的沈煉也就變成了為國盡忠,而殺死沈煉的黑鍋,也就一攬子推到了白蓮教的頭上。反正在大明朝,任何無頭案子都可以說是白蓮教乾的,更何況之後白蓮教還策劃了勾結蒙古人入寇,那就更足以坐實了。至於說證據,錦衣衛辦案向來不需要證據,更別說嚴鴻手上還有幾個白蓮教徒。那閻儒固然是骨頭硬,不怕打,副香主賀小輝卻是個軟骨頭,有他在,什麼口供弄不出來?如此一來,沈家莊滅門的案子,也就算揭過去了。嚴鴻心想,反正沈家莊的人已經被殺個精光,他們也不能從地底下爬出來反駁揭發對吧。至於說關在西村堡內的那幾個沈家莊夜戰的俘虜,回頭隨便捏造幾分供詞,拿著他們的指頭強畫押,然後直接殺人滅口,方便得很。

第三封則是介紹本次與蒙古軍隊的大戰。奏摺中,嚴鴻敘述西蒙古王子辛愛黃臺吉,因為受到白蓮教徒的勾結挑唆,率領號稱十萬的鐵騎,分路入侵邊疆。賴邊庭眾將忠心王事,奮力殺賊。那俞大猷車城保衛欽差,馬芳鐵騎血戰馬蓮堡,麻祿抱病出徵,為欽差解圍,種種忠勇血氣之事,自然是足尺加三,講得天花亂墜。而宣大總督楊順聞訊,也是親自督率大軍,前來迎戰,並親率標營當先陷陣,與數萬蒙古騎兵浴血廝殺,最終馬革裹屍,為國殉難,分外壯烈。全虧了楊軍門的捨生奮戰,激勵全軍將士,奮勇殺賊,取得馬蓮堡大捷。便是其實沒撈上什麼仗打的魯魁、趙卿等人,嚴鴻也美言了幾句,說他們各率兵馬,出擊塞外,牽制蒙軍,對於東路大捷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反正花花轎子人抬人,這也是官場慣例。至於雙方的戰損,自然是要玩些春秋筆法的。嚴鴻承認諸位將士面對十萬蒙古人時損傷不小,但將我方損失控制在萬人之內,加上殲敵數字,頓時顯得高大上了。

第七百二十七章 整肅宣大

除了描述戰鬥經過之外,嚴鴻在奏章最後還希望皇上儘快派遣能幹的大臣來宣大,接替總督之位。畢竟此地乃九邊要防,不可一日無主,嚴欽差畢竟軍事上是個半吊子,撐不得大局的。

嚴鴻寫戰報這份奏章也是煞費苦心的。實際上這次對蒙古作戰,他這個欽差和楊順這個總督,早已是背地裡暗地使絆子,楊順按兵不動試圖借刀殺人在先,嚴鴻驅人當炮灰實現借刀殺人在後,最後楊順及其標營完蛋完全是嚴鴻自己一手促成的。但在表面上,欽差和總督兩個內訌,這事兒不但打傷國朝面子,而且官司打到哪裡,誰也佔不到便宜,更別說名義上楊順是嚴嵩的乾兒子,嚴鴻自己則是嚴府長孫,他倆的矛盾公開化,無論誰是誰非,都無異於狠狠打了嚴嵩一記耳光。因此上,嚴鴻在做死楊順後,反而給他報個督軍殺敵,壯烈殉國的下場,楊順裡子雖然丟了,面子卻有了,嚴閣老臉上也飛光。

嚴鴻想到此,一邊在奏章後面蓋上自己的印章,一邊喃喃低語道:“楊叔父,你之前在宣大做的這些爛事呢,我給你掩蓋過去了,畢竟還要顧及我爺爺的面子不是?你受閻儒攛掇,企圖害我的事兒呢,我也不再提了,反而在皇上面前給你報個殉國,子孫都受福氣呢。你就安心的去吧。”

把三道奏章寫好封完,嚴鴻又給嚴嵩、嚴世藩和陸炳分別寫了書信,統一分包,然後叫來陶智,令其送奏章和書信回北京。這一次他先斬後奏,宣大這邊的大事基本上已經平定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瑣碎善後工作。因此其心情也不似濟南那次這般緊張。

楊順以前在宣大一手遮天,本地眾文武大多趨炎附勢,畏懼其權勢,拼命巴結。雖則如此。因楊順仗著嚴閣老義子身份。飛揚跋扈,獨斷專行。而且貪贓枉法不擇手段。官場上的好處,儘管拼命壓榨,敲骨吸髓,終究還是有限。你一家吃得太難看了,別人的便少了。加上大明此時尚在中期,多數官員潛規則之餘,還是多少有點職業道德的。這麼一來,宣大文武中的多數人,其實對楊順是畏懼多於尊敬。現在楊順死在馬蓮堡戰場上,大家多數人是鬆了一口氣。新任欽差嚴鴻雖然年輕。又是嚴閣老長孫,倒沒有半點架子,而且看來更是個好相與的。尤其這馬蓮堡一戰,宣大眾將除了馬芳、麻祿。其他的要麼被楊順派到別處,沒有趕上打仗;要麼跟著楊順在黃狼坡裹足不前,貽誤軍機,這真要追究起來,別說立功,不被罷官就算好了。可嚴欽差對此全無報復,反而在奏章中給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花間神魔

北方刷刷

媽咪,不理總裁爹地

男孩不逛街

一紙夫妻

冰點沸點

屍路通天

朝令夕改

大宋開發商

先生王六

(dn同人)龍崎摘新月

無邊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