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雨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幕 洛克菲勒,美國大富翁,月雨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格化學公司所需要的煤焦油,都能在石油的成分中,找到可以替換的成分。
甚至,可以替換的石油化工產物,比煤化工的成本要更低,效果也要更好。
石油工業,毫無疑問是未來的主流。
道格想的是,如果直接能夠在克萊登投資銀行這裡,找到內燃機,並且對其進行投資,是不是就可以佔據汽車這一大塊市場了。
但是,尋找了許久,他還沒有尋找到。
他已經發覺自己尋找的方向錯了。
首先,內燃機的發展,是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而發展的。
在最初的時候,是有化工的產物只有一個是有價值的。
就是無煙煤油,就是油燈的燈油。
因為,除此之外的物質,哪怕分離出來了,也沒有用武之地。
對於資本家來說,當然見不得這種浪費。
因此,就對石油的其它產物的特性進行實驗,看看能不能找到可以應用它們的地方。
像是,最沉重的部分,也就是瀝青,就可以用在建築和道路上,而其它更輕的部分,也找到了更多的應用途經。
包括但不限於蠟燭、化肥、塑膠、汽油、柴油等等……
道格想要在這個汽油還沒有大量進入市場的情況下,沒有人企圖發現它的應用場景的情況下,尋找到內燃機。
無異於在原始時代尋找火箭。
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投資煉油廠。
透過煉油廠對原油進行提煉,將各種物質分離,再為這些物質一一尋找應用場景。
而最初的煉油廠怎麼贏利呢?
很簡單!
煤油就夠了!
向歷史學習,將最好提煉的煤油提煉出來,推廣無煙安全油燈。
用低廉的價格和卓越的品質,將蠟燭這種奢侈品淘汰掉。
當然了,與此同時與石油煤油競爭的還有真正產自煤炭的煤油。
但是,煤炭煤油的成本更高,並且品質相比於石油沒有也有所不如。
只要不犯太大的錯誤,就絕對不會在於煤油的對抗中失利。
道格按動桌子上的鈴鐺,門外雖然看上去很耐看,但是道格記不住名字的秘書小姐姐走了進來。
“去查一下尋求投資的人,有沒有想要開煉油廠的。”
“是。”
秘書小姐姐搖曳著屁股離去了。
與此同時,剛好有一個年輕人,聽說克萊登投資銀行人傻錢多,前來尋求投資了。
這個叫做洛克菲勒的年輕人,二十歲出頭,但是相比於其它同齡人來說,他已經算得上十分成功了。
雖然他的父親是一個騙子,但是當他二十歲從專門學校畢業後,在公司打了兩年工,後來又自己與好友克拉克創業,成為了老闆。
他已經擺脫了貧窮與飢餓,在別人眼中已經很成功了。
但是,現在經營著農產品公司的洛克菲勒,卻感覺到了一種很強烈的危機感。
這種危機感,來自於他對於工業的認識。
儘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總是要吃飯的,農業公司哪怕一萬年後都依舊有存活的空間。
但是,糧食與工業品不同,糧食卻是從土地裡生長出來的。
在洛克菲勒去過的地方,這些田地,一年只能出產一次糧食。
一年只能出產一次糧食,這就意味著農業品,一定會被工業品在數量上遠遠的甩在身後。
而數量就意味著規模,數量的規模就意味著利潤的規模。
因此,他想要進行轉行。
他想要到工業生產中去。
但是,很可惜的是,這兩年的資本寒冬,讓他沒有那麼容易去尋找投資。
而且,那些人一看他現在經營的是一家農產品公司,但是卻想要搞工業生產,就覺得他萬分不靠譜,也就不給他投資了。
畢竟,無論是任何投資人,投資的目的都不是為了賠錢,而是為了賺錢。
就在他想是不是過一兩年再說的時候,他忽然聽說了克萊登投資銀行,聽說那是一個在紐黑文的凱子。
因此,他就抱著自己的策劃書,來到了紐黑文這座城市。
當他來到克萊登投資銀行的時候,他發現這裡的人真的很多。
因此,他只能排著隊,跟在隊伍的後面,慢慢等待。
當然了,當他排到隊伍前面的時候,有人跟他買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