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1章 儒與法,策行三國,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荀彧有些猶豫。他和鍾繇相關莫逆,但他不知道天子還是不是這麼信任鍾繇,是不是可以將天子的計劃告訴他。有那麼一段時間,天子和鍾繇非常親近,可是現在他意識到那可能只是一種手段而已,天子對鍾繇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器重。

荀彧權衡了片刻,最後決定還是把自己知道的方略告訴鍾繇。不管怎麼說,天子委任鍾繇出任左馮翊,還是將他當作肱股的。左馮翊與河東毗鄰,擔任著防範董卓舊部的重傷,守護著關中的東大門。

聽完荀彧的解釋,鍾繇這才明白天子向東是虛,向西才是實。他眉頭緊鎖,沉默了半晌,語重心長地說道:“文若,我可提醒你一句,重用涼州人平定羌『亂』,引涼州人充實關中,雖能短期見效,卻是飲鴆止渴。涼州地廣人稀,再將大量戶口內遷到關中,涼州交給誰?只能由羌人佔據。大漢落到今天這一步,羌『亂』是根源。你們這麼做,不是平定涼州,而是放棄涼州,其中的利弊,傅南容(傅燮)早就說得很清楚了,你那時候已經入朝,應該很清楚。”

荀彧一聲長嘆。“我明白。可是不如此,關中空虛,朝廷根本沒有力量對關東對峙。去年大漢,人口逃亡近三成,今年雨水少,一旦朝廷安撫不足,必然又有流民出關。沒有人口,就沒有足夠的賦稅。沒有足夠的賦稅,就養不起足夠的人馬。沒有足夠的人馬,就算關山四塞也不過形同虛設。元常,就算這是一杯鴆酒,也不能不喝啊。”

鍾繇輕聲笑道:“孫伯符以仁,朝廷以力,真是咄咄怪事。文若,你覺得天子能成功嗎?”

荀彧沉『吟』良久,苦笑道:“我不知道。”

“我倒覺得能成功,至少有機會。”鍾繇似笑非笑,看不出真假。他把玩著案上的一個虎形銅鎮。“你別忘了,秦能以西陲小國一統天下,就是先平夷狄,再滅六國。”他抬起眼皮,瞟了荀彧一眼。“不過,這個成功恐怕不是你希望的成功。”

荀彧心中一緊,豁然開朗。他知道自己的擔心來自何處了。天子向他學習《荀子》,但他卻越過了禮,直接取道於法,正和當年李斯、韓非的路線一樣。秦國以法而興,如今天子遷都關中,儼然是秦國重現,他要想中興大漢,也只有走耕戰立國的老路。

鍾繇是家傳的法家學問,所以他並不排斥這一點。可是荀家家傳的卻是儒家學問,他本能的拒絕這樣的結果。可是舍此何為?解決不了百姓吃飯的問題,只講仁義,能讓百姓安心留在關中嗎?事實證明,倉稟實而知禮,夫子說的足食足食也是對的,但沒有足食足食,信也無從談起。

看著鍾繇得意的眼神,荀彧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天子也許有機會成功,可是他的理想卻已經破滅了。就和先祖荀子教出李斯和韓非一樣,他也用行王道的儒家學問教出了一個行霸道的英主,眼下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希望天子在行霸道的同時還能給王道一線機會。

霸王道雜用之,這不就是儒門一直強烈反對並想改良的漢家制度麼?怎麼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

“行了,行了,你也不用這麼失望。”見荀彧眼神落寞,鍾繇不忍再刺激他。“治『亂』迴圈,儒法也並非油水不融,更何況今日之法已非秦國之法。當年叔孫通也說過,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之。法家理『亂』,儒家理治,一飲一啄,自有天道。誦《孝經》退賊固然是狂生之言,用六經理『亂』也不太實際。”他頓了頓,又道:“這麼說來,孫伯符疏遠儒生也是有道理哦,你說是吧?儒生嘛,讀書作文,訪碑尋勝,這才是他們該做的事。不過你就算明白這個道理也學不來,沒錢,你可供不起那麼多百無一用的書生。”

荀彧瞪了鍾繇一眼,欲言又止。鍾繇意識到自己有意無意又刺激了荀彧,不免哈哈一笑,搖手示意荀彧不再討論這個話題。荀彧心裡更加鬱悶。鍾繇所言雖是調侃,卻也是事實。關中沒有錢糧,養不起儒生,很多讀書人都逃到南陽去了。天子治下的關中越來越看虎狼之秦,孫策治下的山東卻成了儒生們嚮往的樂土,如果孫策敗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見荀彧心情不佳,鍾繇再次打斷了他,問起荀彧來意。荀彧打起精神,希望鍾繇能想辦法搞幾套南陽產的上等甲冑,再搞幾件金絲錦甲,為天子御駕親征增加幾分安全保障。郭援、郭武都配備這樣的甲冑,鍾繇只要肯幫忙,這件事並不難。

“元常兄,你也清楚,就目前而言,陛下並無與孫策開戰的可能,真正的目標是涼州。涼州多騎兵,保護得再周密,也難免驟然遇敵,多幾分保障總是好的。”

鍾繇點點頭。荀彧不解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青春夢未老

軒樟

鐵血天驕

我的傷心誰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