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6章 借題發揮,策行三國,莊不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策有些驚訝於張紘的反應,但稍微想一想,又釋然了。

想想鄧公當年做出這個決定時的影響就知道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兩千年帝制,近百年民主,什麼時候有一把手退休的?漢代雖然離他那個時代還有一千八百年之久,往前算的歷史卻更長,從堯舜算起卻有三千多年,從秦始皇統一天下開始算也有四百多年,以帝制而論,已經過了少年期,是成年人了。

張紘也說了,有史以來,真正主動退位的天子只有一個:堯。那還是在禪讓時代。

雖然到這個時代已經七八年,從外表看不出有什麼異樣,但潛意識裡,我還是一個穿越者。孫策感慨的同時隱隱有些不安。王莽就因激進被後世調侃為穿越者,我這個貨真價實的穿越者不會真成王莽第二吧?雖說到目前為止還算成功,可王莽何嘗不是?他在萬眾擁戴中登上帝位的時候,誰會想到後來眾叛親離?

“張相,禰衡用王莽來影射我,我和王莽是不是有點像?”孫策半真半假,含笑問道,心裡卻有些忐忑,笑容也不太自然。

張紘很認真的考慮了一下。“的確有點像,但也只是像而已。”

“說來聽聽。”

“王莽是書生,大王不是。”

孫策揚了揚眉,心中自嘲。其實我也是書生,只不過是二十一世紀的書生。我對政治的瞭解完全來自書本,實踐經驗未必比王莽更多。

見孫策情緒低落,張紘以為他為被禰衡比作王莽而失落,進一步解釋道:“王莽是書生,從小生在權貴之家,接受儒門學問。儒門學說重道輕術,王莽一生都在宮城裡打轉,他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天下是什麼樣子,也根本不清楚如何治理天下,一心以為掌握了權柄就能實現儒門的理想,憑著一腔熱血強行推進各種不切實際的新政,用力越大,危害越重。大王則不然。大王起自寒微,身率士伍,重道而不輕術,步步為營,與王莽形似而神異。禰衡狂生,又有意攻訐,大王不必介懷。”

孫策笑了笑。他當然不會在意禰衡說什麼,他只是不想步王莽後塵而已。張紘說得沒錯,他和王莽的做法看似相近,其實不同,但有一點張紘也不清楚,他很可能犯和王莽一樣的毛病:激進。王莽的理想是內聖外王,他的理想是民主富強,可是再好的政策,一旦激進了,脫離了現實,那就離亂政不遠了。

以史為鑑,仔細研究一下王莽的歷史非常有必要。

——

兩天後,孫策派人請來了蔡邕。

蔡邕精神非常好。史書初稿基本完成,正由學生校對,準備印行,他暫時沒什麼大事,聽說孫策想了解王莽的故事,他欣然從命。

“大王可謂知史者也。”蔡邕撫著花白的鬍鬚,欣慰之情溢於言表。“於大王而言,王莽的借鑑意義絕非董卓可比,雖然將軍也是武夫。”

孫策的臉有些黑。這老頭越來越不會說話了,當年就嫌棄我是武夫,現在還說我是武夫。你以為我真是武夫?其實我也是讀書人,我只是不想和你計較而已,真要逼急了我,我侃死你。

孫策咳嗽了一聲:“蔡公,為王莽作傳,可不能像你之前的史書那麼寫。”

蔡邕訕訕。他知道孫策雖然同意他印行寫就的書稿,卻並不滿意,只是除了孫策本人之外,抱同樣觀點的人並不多,尤其是在襄陽書院,他的學生以及來訪的學者看到那些史稿後都讚不絕口,他多少有些飄飄然,不知不覺的將孫策的不滿拋諸腦後。此刻被孫策當面提醒,立刻從雲端落了地。

“請大王明示。”

孫策淡淡地說道:“蔡公如何看待王莽的成敗得失?”

蔡邕不敢大意。他聽得出孫策的言外之意。如果他看待王莽的觀點達不到孫策的要求,孫策不會讓他承擔這個任務。這個任務做不做不重要,重要的史書的修訂也可能會另選他人。這部史書是他一生的心血,豈能由別人來修訂?由他自己修訂,那是精益求精,更上一層。由別人修訂,他的史書就成了參照物,是一種失敗的象徵。

得失心一起,蔡邕更不敢輕易作答,考慮了很久,才說道:“王莽之失,在乎好高騖遠,過猶不及。”

孫策不置可否,示意蔡邕接著說。蔡邕更加忐忑,說話也更謹慎,認真籌措言辭,不敢輕易發表意見。孫策等了好一會兒也沒等到下文。見此情景,孫策也不催他,讓人為他準備房間,讓他慢慢考慮,慢慢反省,什麼時候想明白了什麼時候再說。

蔡邕有點蔫。

蔡邕被孫策扣下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後院,有人歡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青春夢未老

軒樟

鐵血天驕

我的傷心誰做主